:::

出版年月: 2023年7月

經學的國際化: 從國際視野看經學的當代性

張文朝/主編
平裝450元

本書簡介 本論文集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經學文獻組於民國110年11月18日召開「經學的國際化:從國際視野看經學的當代性」學術研討會的成果展現。主要圍繞討論 (1) 經學對當代提供何種解決問題之道。 (2) 經學研究如何實踐於當代等相關之議題。本論文集之出版,將有助於學界了解世界各國學者如何論述經學的國際化。 目 次 導言…………………………………….…………張文朝…………1 經學國際化的四個關隘 ──翻譯、跨領域、創新研究、全球在地化……鄭吉雄……..…15 「當代經學」之可能性及其意義 ──一個方法論的考察……………………….…勞悅強…….….63 美國之《論語》教學與應用……………….……余其濬………107 宋代《詩經》學「人情論」的當代意義….……張万民………129 《詩經》戰爭詩篇中的寓示故事…………….…張文朝………167 《詩經》與當今中國的文化 ──論王長征的《習經筆記》…………….……蘇費翔………193 論先秦時期儒家之「學」………………….……吳萬鍾………207 隱與顯──從《周易》與《春秋公羊傳》語境中 論「正名」實踐之結構…………………….……朴榮雨………225 詩義多層性之認識及其與嚴粲所論「言外之意」 的關係………………………………….………種村和史………265 《春秋》書「遂」與屬辭見義 ──《春秋》義例之修辭與詮釋…….…………張高評………299 遠藤隆吉《孔子傳》的學術地位……….……工藤卓司………347 《春秋三傳》在越南的研究與教學…….………阮進立………401 《禮記》在越南的翻譯與研究………….……武氏青簪………425 越南家禮學研究概況與意義試析.………………劉柏宏………453

出版年月: 2023年3月

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倫理與人道

楊貞德、吳曉昀/主編
平裝220元

目 次 導 言 ................楊貞德、吳曉昀 1 康德論同情 ................李明輝 17 羞感倫理何以是自律的? ................張 偉 43 韓儒金昌協的四端七情論與「性情經緯說」 ................李明輝 67 「主義」的悲劇:五四前後報刊小說中的「人道主義」 ................章 可 89 人與非人――再讀《新青年》 ................楊貞德 117 從安諾德到《學衡》的保守主義思想傳統 ――兼論「人道主義」與「人文主義」的現代命運 ................郭亞珮 169 新渡戶稻造、日本與臺灣 ................張政遠 207 書籍簡介 本書所收文章主要來自「倫理與人道」(2016年11月9日)會議,並加入本主題計劃或本所其他會議中的相關論文,期能助於揭示啟蒙運動以降與西學東漸前後,東西方關於倫理與人道的一些思索和爭議。全書直接或間接貫穿的主題有二。一就道德感及其實踐,探問人究竟為一元(同質)或為多元(異質)。何時當以一元性為起點?何時應更為著重多元的意義?另一主題則是如何看待多元、人道、同情和博愛。這些價值取向在今日都獲得高度肯定,但也都有其爭議性。它們在價值評斷上是否應居於絕對至高點?是否可能反而造成有違初衷的後果?如何在概念、理論或實踐結果上為其定性和定位?這些問題將在本書中分從不同的方向開展。

出版年月: 2023年1月

離詞、辨言、聞道― 古典研究再出發

范麗梅/主編、黃慧芬/副主編
平裝580元

東西方的古典研究,除了同樣講求語言文字的掌握之外,更強調重現經典全方位的生命,以便發掘古代世界的思想、重構歷代社會的文化、梳理整體文化的根源問題、開創現代觀念塑造的價值等等。如此,則需要來自不同學科領域多面向知識的共同挹注。本論文集以「古典研究」為題召開會議、編輯論文集,目的正是為了凝聚來自於語言學、文字學、古文字學、語文學、經學、哲學、文學、史學、考古學、聖經學、古典學等等不同學科領域的學者,就東西方古典研究的方法進行審視與反省。   目次 離詞、辨言、聞道—古典研究再出發.導言 范麗梅 1 I. 古典研究方法的反省: 論先秦思想史中的語言方法 鄭吉雄 7 A Bridge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hilology: A Methodological Problem in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馮耀明 73 語之文與身之文—心性思想表述操作的兩端 范麗梅 171 「可發聲性」與「可體現性」—詩國革命的漢語脈絡 鄭毓瑜 209 The Sinologist Gustav Haloun (1898–1951): Between History and Philology 韋禮文 233 尼采重估「荷馬問題」—或語文學如何向哲學轉化 張 巍 279 亞述學家塞斯的「考古至上論」 高峰楓 303 王念孫「生成類比邏輯」中的必然屬性及當代意義 馮勝利 317 論淩廷堪《禮經釋例》的「例」 鄭雯馨 349 幕末陽明學者吉村秋陽的解經方式 —以《大學賸議》為中心 鍋島亞朱華 391 II. 古典研究材料的分析: 氣的考古學—風、風氣與瑪納 楊儒賓 413 孟子「性」義小考 —以《孟子・告子上》第三章為線索 末永高康 451 「異端」的思想史考察 勞悅強 461 《論語》「退而省其私」之「私」當為「和」字之誤 陳 劍 487 《清華簡(伍).湯處於湯丘》篇章研究 —以伊尹身世、政治思維、文獻性質為觀測重點 黃麗娟 501

出版年月: 2022年10月

文化詮釋與諸傳統之交涉

何建興、楊德立/主編
平裝280元

文哲所比較哲學研究室與中國哲學研究室於2018-2020 年間,執行「文化詮釋的哲學基礎」重點研究計畫,並於2019 年舉辦〈文化詮釋與諸傳統之衝擊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書所收錄論文中有七篇原發表於該研討會,在收錄於本書前,各篇作者另依專書論文集審查意見修改其論文。這些論文就文化詮釋、文化哲學以及儒家、天主教、中國、印度、西方等傳統間的會遇、理解等議題,進行深入、切實的探究與論述。本書的出版將可擴大暨增進中文學界對相關主題的認識,各篇論文都有足堪學界重視的學術價值與貢獻。 目次 導言.............何建興、楊德立 1 明清天主教對儒家儀式的重構.............Thierry Meynard 梅謙立 11 明清思想與禮教―明清交替與東亞的思想世界.............伊東 貴之 51 語言向度下的文化構成―張東蓀的文化哲學.............黃雅嫺 71 超越文化之文化―梁漱溟與唐君毅的文化哲學.............Philippe Major 馬斐力 105 《論語》中的「厚」與「薄」―行動、意義與文化.............蔡妙坤 139 一心法界:智儼法界緣起思想的文化義涵.............郭朝順 193 世變與概念內涵的轉化―關於《新青年》與《斯文》的「新」、「舊」論議.............陳瑋芬 235 梁漱溟的印度文化詮釋―評論與反思.............何建興 265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