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年月: 1995年6月

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族國家論述

中國文哲所編委會/編
平裝260元
精裝350元

1993 年 12 月中國文哲研究所首度舉辦中國現代文學研討會,副標題訂為「寫實之外」,發表的論文涵蓋晚清、五四和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的研究,一則是正視現代文學研究上寫實批評的傳統,一則是企圖另闢蹊徑,開創研究的格局。現代文學的發展由晚清過渡到五四,是絕然的斷裂,還是有延續的軌跡可循?現代文學「感時憂國」的主題已是耳熟能詳,評家如何重新詮釋?臺灣新文學發端時,在殖民政府統治之下,文人的「感時憂國」有何不同表現方式或不同面貌?凡此皆為本次會議發表論文關懷的重心。本會議論文集收錄臺灣、大陸、香港及美、日、捷克學者共十六篇論文及一篇主題演講,涵括博遠,討論深入,為治中國現代文學者之重要參考論文集。 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 李歐梵 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的重新評價 王德威 梁啟超與《新小說》 林明德 以看一幅畫的方式來讀《孽海花》 葉凱蒂 清未明初言情小說的類型特徵 陳平原 張資平的戀愛小說 彭小妍 邊緣的抵抗 楊澤 鉛筆的戀愛,汽車的共和國 藤井省三 海、母愛與自戀 黎活仁 吳組緗的風格與結構 Kral,Oldrich 論《虹》 是永駿 哈哈鏡中的映象 馬森 談「自由文藝論辯」 尉天驄 絕對大眾原則與現代文學諸流派的困境 劉再復 于無聲處聽驚雷 陳萬益  不為人知的龍瑛宗 林瑞明 楊守愚小說的風貌及其相關問題 許俊雅

出版年月: 1995年月

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

李明輝/主編
平裝220元

本書所收入之九篇論文是由本所所推動的「孟子學主題研究計劃」之部分成果。依其內容可分為三組,分別屬通論、心性論和文化觀。孟子思想核心是其心性論,以此為基礎發展出其文化觀,這正符合儒家思想「內聖外王」的思想格局。故本書之分類係以孟子思想的特點為依據。本書之特點為方法之多元性與觀點之開放性。就方法而言,有反對借用西方概念詮釋孟子思想者(安樂哲),亦有借用西方的方法或概念來進行詮釋者,所借用之概念包括分析哲學(信廣來)、詮釋學(蔣年豐)、康德(李明輝)、海德格(袁保新)等。就觀點而言,固有相證互補者,亦有分歧對立者。對於這些觀點,我們均存其異,而不強求同。由此也可看出孟子思想的豐富意函、以及廣闊的詮釋界域,這也是我們推動「孟子學主題研究計劃」所秉持的基本態度。 孟子: 士的自覺 杜維明 孟子哲學與秩序的未決性 Ames,RogerT. 孟子心性論的再反思 劉述先 《孟子‧告子上》第六章疏解 信廣來 《孟子》知言養氣章的義理結構 李明輝 盡心與立命─從海德格基本存有論重塑孟子心性論的一項試探 袁保新 儒家身體觀的原型─以孟子的踐形觀及荀子的禮義身體觀為核心 楊儒賓 孟學思想「興的精神現象學」之下的解釋學側面─從馬浮論師教談起 蔣豐年 孟子思想中道德與文學的關係 林啟屏

出版年月: 1994年11月

第一屆詞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中國文哲所編委會/編
平裝280元
精裝400元

詞學研究為本處較早發展之重點之一。本處曾於八十二年四月廿二至廿四日舉辦第一屆詞學國際會議,邀請臺灣、香港、大陸、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學者參加,出席者約二百人,共宣讀論文二十三篇,本論文集即為發表論文之修訂稿。論文作者有:方秀潔、王水照、王熙元、包根弟、吳熊和、村上哲見、林玫儀、林順夫、邱燮友、洪惟助、施議對、徐信義、袁行霈、馬興榮、黃文吉、張以仁、楊海明、葉嘉瑩、劉揚忠、蔣哲倫、鍾振振、嚴迪昌、饒宗頤諸位教授。就論文之範圍言,以清詞研究為最多,以內容言,則偏重詞學理論方面,應用美學觀點以評詞者亦不少。鑑於過去之詞學研究多重作品而輕理論,重唐宋而輕元明清,故本次會議之主題,實有開展詞學全面研究之積極意義。 長吉歌詩與詞的內在特質 袁行霈 論詞之格律與音樂之間的關係 徐信義 評王易樂府通論斠律篇,並提出對詞樂研究的幾點意見 洪惟助 談詞中領字 蔣哲倫 歷代詞話的論詞特色 王熙元 宋代詞論研究 楊海明 「漁父」在唐宋詞中的意義 黃文吉 李白<菩薩蠻>探述 邱燮友 試論溫庭筠的一首<荷葉盃>詞 張以仁 論「屯田家法」 施議對 論「蘇門」的詞評和詞作 王水照 從花間詞的女性特質看辛棄疾的豪放詞 葉嘉瑩 南宋長調詞中的空間邏輯 林順夫 論金元明清詞 鍾振振 論陳子龍在詞史上的貢獻及其地位 劉揚忠  論清詞在詞史上之地位 饒宗頤 刻寫情欲--朱彝尊之《靜志居琴趣》 方秀潔 論史承謙及其《小眠齋詞》─兼說清詞流派之分野 嚴迪昌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詞評析論 包根弟 試論況周頤及其詞 馬興榮 鄭文焯手批夢窗詞 吳熊和 《瞿髯論詞絕句》初探 林玫儀 日本收藏詞籍善本解題叢編類 村上哲見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