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所經學組自一九九八年七月起開始執行為期三年半的「清乾嘉學派經學研究計畫」,第二年度的子計畫是「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計召開四次研討會,將其中論文十七篇收入本書。部分論文所涉及之議題,有《四庫全書總目》與新義理學、乾嘉學者的婦女關懷、漢宋之爭、群經公羊化……等,論及的經學者有戴震、錢大昕、王念孫、焦循、阮元、莊存與、龔自珍等,是了解乾嘉學者建構新義理學重要的參考書。 編者簡介 林慶彰 臺灣臺南人,一九四八年十月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國家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教授。專研經學、日本漢學和圖書文獻學。著有《豐坊與姚士粦》、《明代考據學研究》、《明代經學研究論集》、《清代經學研究論集》、《清初的群經辨偽學》、《圖書文獻學研究論集》、《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讀書報告寫作指引》等;主編有《經學研究論著目錄》、《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姚際恆著作集》、《日本儒學研究書目》、《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經學研究論叢》等;譯有《近代日本漢學家》、《經學史》等。另有學術論文百餘篇。 張壽安 河南省嵩縣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香港浸會大學講師、美國 Seton Hall 大學助教授。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專研明清學術思想史、禮學思想史。著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龔定菴學術思想研究》、《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等。另有清代儒學相關學術論文二十餘篇。一九九六年以《以禮代理》一書榮獲第一屆中央研究院年輕研究人員著作獎,該書並於 2001 年收入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主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之「臺灣學術叢書」。 上冊 《四庫全書總目》與乾嘉「新義理學」 周積明 乾嘉義理學的一個思考側面—論「具體實踐」的重要性 林啟屏 乾嘉浙東學派之經學觀 李威熊 從「親親尊尊」論儒學禮秩的情理結構 張壽安 清乾嘉考據學者對婦女問題的關懷 林慶彰 「漢宋之爭」難以調和的根本歧見 張麗珠 「經之義存乎訓」的解釋觀念—惠棟經學管窺 張素卿 戴震學術主張與學術實踐探析—兼論乾嘉漢學治學宗旨 黃愛平 戴震義理學中情欲之社會基礎與驗證 周昌龍 下冊 戴震理欲觀及其反朱子「存天理去人欲」平議 劉玉國 繼孟思維下的道統視域—戴東原與《孟子字義疏證》 李紀祥 錢大昕寓義理於訓詁的義理觀探討 王俊義 乾嘉治經方法中的思想史線索—以王念孫《讀書雜志》為例 鄭吉雄 藉焦循以論戴震的情欲哲學 林登昱 從相人偶到達—論阮元的仁學 殷善培 關於常州莊氏學淵源之探討—兼論《春秋正辭》的撰著年代 陳祖武 常州《公羊》學派「經典釋義《公羊》化」學風探源 鄭卜五 附錄一:《仁和龔氏家譜》的史料價值—兼論龔自珍的先世學緣 梁紹傑 附錄二:乾嘉時期考據學與曆算研究的一些問題 馮錦榮 附錄三:關於乾嘉「新義理學」的通信—兼論張壽安研究員「乾嘉學術」的系列研究 周積明 附錄四:各次研討會議程表
乾嘉學者的義理學(上下)
作者: 林慶彰、張壽安/主編
出版日期: 2003, 2月
規格: 25 開,780 頁, 上、下共 2 冊
出版商: 中國文哲研究所
平裝ISBN: 9576719542
精裝ISBN: 9576719534
平裝670元
精裝7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