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頁面頂端,JAVA SCRIPT不支援時也不會影響你的操作
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本所簡介
本所簡介
現任與歷任所長
學術諮詢委員會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
本所人員
現任研究人員
退休研究人員
訪問學者
博士後研究
博士候選人
行政人員
研究室
研究計畫及研究群
研究計畫
研究群
學術活動
近期活動
研討會
演講
座談會
當代儒學論壇
研習營 / 學程
其他
學術推廣
文哲藝廊
人文來風
疾病感覺地圖
遊方--歷代僧傳僧人的出行敘述
葉德輝藏書閣
越南漢喃文獻資料庫
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院區開放活動
面對作家系列
其他活動
出版品
集刊
通訊
出版品總目錄
訂購方法
圖書館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witter
weibo
中央研究院
所內公告
交通資訊
網站導覽
English
選單/Menu
網站導覽
English
A+
A-
中央研究院
所內公告
交通資訊
Search
搜尋search
搜尋/search
:::
通訊各期內容
首頁
出版品
通訊
通訊各期內容
搜尋關鍵字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23卷-第2期
出版日期: 2013, 6月
全選
參考書目
APA
Chicago
MLA
輸出格式
CSV
ENDNOTE
REFWORK
TXT
俄蘇東方學系列之阿列克謝耶夫專輯:「新」中國批判
俄蘇東方學系列之阿列克謝耶夫專輯:「新」中國批判導言
|
陳相因
(1-8)
俄蘇東方學之跨學科文藝批評與比較文學方法: 論阿列克謝耶夫的《1907年中國紀行》
|
陳相因
(9-21)
墮落退化的與革命進化的中國文化
|
阿列克謝耶夫著
|
陳相因譯
(23-39)
中國詩歌語言的改革:以胡適教授的《嘗試集》與附錄《去國集》為準繩
|
阿列克謝耶夫著
|
陳相因譯
(41-71)
胡適的儒學研究:在中式綜合法下的孔子教義
|
阿列克謝耶夫 著
|
陳相因 譯
|
周代侖 譯
(73-100)
十月革命映照了中文和中國文學的演變與革命
|
阿列克謝耶夫 著
|
陳相因 譯
|
王上豪 譯
(101-110)
必也正名:「新」中國批判專輯後序
|
班科夫斯卡雅 著
|
陳相因、王上豪、徐子芳 譯
(111-146)
專題演講
試論清初文人戲曲活動及與詞創作之關係
|
趙山林
(147-168)
學術會議
「從晚明到晚清:文學‧翻譯‧知識建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報導
|
張雅媚
(169-181)
「試煉與苦難:中國宗教與文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3) 會議報導
|
張閏熙
(183-202)
文哲論壇
胡一桂《詩集傳附錄纂疏》初探
|
劉成群
(203-223)
書刊評介
新識和功底──試評《今文尚書詞彙研究》
|
李仕春
(225-231)
書目文獻
章太炎研究現況及書目文獻索引(二)
|
陳學然
(233-261)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