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logo-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logo_m-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本所簡介
    • 本所簡介
    • 現任與歷任所長
    • 學術諮詢委員會
    • 保有個人資料檔案公開項目
  • 本所人員
    • 現任研究人員
    • 退休研究人員
    • 訪問學者
    • 博士後研究
    • 博士候選人
    • 行政人員
  • 研究室
  • 研究計畫及研究群
    • 研究計畫
    • 研究群
  • 學術活動
    • 近期活動
    • 研討會
    • 演講
    • 座談會
    • 當代儒學論壇
    • 研習營 / 學程
    • 其他
  • 學術推廣
    • 文哲藝廊
    • 人文來風
    • 疾病感覺地圖
    • 遊方--歷代僧傳僧人的出行敘述
    • 葉德輝藏書閣
    • 越南漢喃文獻資料庫
    • 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 院區開放活動
    • 面對作家系列
    • 其他活動
  • 出版品
    • 集刊
    • 通訊
    • 出版品總目錄
    • 訂購方法
  • 圖書館
    • Facebook
    • youtube
    • instagram
    • twitter
    • weibo
  • 中央研究院
  • 所內公告
  • 交通資訊
  • 網站導覽
  • English
網站導覽
English
A+ A-
中央研究院
所內公告
交通資訊
Search
:::

通訊各期內容

  •   首頁
  • 出版品
  • 通訊
  • 通訊各期內容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18卷-第2期

出版日期: 2008, 6月


「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專輯
  從懺悔到救度:「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專輯導言   | 廖肇亨  (1-9)
  中國中世懺悔思想的開展──以郗超、蕭子良、智顗為討論中心   | 中嶋隆藏 著 | 廖肇亨 譯  (11-20)
  麻布與灰――塗炭齋中的自我與家族   | 柏夷 著 | 林欣儀 譯 | 謝世維 校正  (21-33)
  關於中國佛教學研究的反省與展望──大陸中山大學宗教所龔雋教授訪談錄   | 黃敬家  (35-54)
  「思想、儀式、宗教──懺悔與三教傳統」座談會   | 王瓊涓  (55-75)
理學思想與文獻專輯
  理學思想與文獻專輯前言   | 鍾彩鈞  (77-78)
  版本再造的「得而復失」與「失而復得」──以《中庸集解》、《中庸輯略》為例   | 嚴佐之  (79-96)
  江右王門王塘南的哲學思想   | 張學智  (97-110)
  黃宗羲《明儒學案》的異本問題   | 鍾彩鈞  (111-121)
  胡適批點的《明夷待訪錄》   | 孫寶山  (123-130)
書目文獻
  研究陳廷焯之重要文本──《白雨齋詞存》與《白雨齋詩鈔》   | 林玫儀  (131-176)
採訪報導
  荷蘭高羅佩在中國雅文化方面的文物收藏與創作   | 李美燕  (177-192)
文哲論壇
  飄零乎?安居乎?──土地意象與責任意識   | 黃冠閔  (193-220)
書刊評介
  述往思來的學術對話──趙沛霖《現代學術文化思潮與詩經研究──二十世紀詩經研究史》讀後   | 車行健  (221-233)
本所紀事
  民國九十七年三月至九十七年五月   | 鄭秀卿  (235-240)
出版品
  • 集刊
    • 集刊各期內容
    • 集刊徵稿須知
    • 集刊編輯委員會
  • 通訊
    • 通訊各期內容
    • 通訊徵稿須知
  • 出版品總目錄
  • 訂購方法
:::
logo-中央研究院 中國文哲研究所
  • 聯絡地址: 11529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 2 段 128 號中央研究院 (84) 中國文哲研究所
  • 電話: +886(2)2788-3620
  • 傳真: +886(2)2651-0591
    © 2023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 通過AA檢測等級無障礙網頁檢測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