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振宇

鍾振宇

研究員

研究領域: 先秦道家


Email : lenz711 at gmail.com

哲學是年輕時的喜好,但是經過二十年的學術研究,才覺得哲學真是困難。要發掘一種新的哲學方法與哲學思想,簡直是必須花費個人全部的精力潛心研究,才或許在天所賜與的靈感來時有所可能。

我目前的研究重心是道家的現代詮釋與現代意義的闡發。在德國留學時跟隨Günter Wohlfart教授,研究道家與海德格相互闡釋(Auseinandersetzung)的可能,具體的成果見於2010年出版的《道家與海德格》一書。

道家學說的現代化必須奠基於新的方法與論題的提出。在方法論上,也許可以參考海德格哲學的架構,重新思考道家與西方哲學對話的可能。海德格的存有論差異與後期泰然任之(Gelassenheit)的思考,可以為道家學說之現代詮釋提供參考的架構。在論題上,道家必須因應現代社會的論題而做出回應,如科技、工作壓力、人的異化等等。對此,我寫了一些文章作為回應,如道家對壓力的態度、道家的道器理論、道家的科技觀等等。

有一次海德格講課時,學生要求他講述亞里斯多德的生平。海德格說:「亞里斯多德出生、工作、死亡。」這或許是理想的哲學研究者的寫照。

  • 2025.3 - 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15.3 - 2025.3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10.8 - 2015.3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07.7 - 2010.7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 2006.8 - 2007.7 南華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 2006.2 - 7 月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博士後
  • 2004.8 - 2005.7 中研院文哲所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

  • 鍾振宇,accepted,〈莊子的形氣主體與共通體─由楊儒賓的思考出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7(1),。(THCI)
  • 鍾振宇,2023,〈莊子的「共在」與「共是」——與海德格、鄂蘭的對話〉,《漢學研究》,41(3), 131-167。(THCI)
  • 鍾振宇,2023,〈存有論與政治之間—牟宗三與海德格的構想和反思〉,《清華學報》,53(2), 305-339。(THCI)
  • 鍾振宇,2021,〈無用與有用的弔詭—「莊惠之辯」的現代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62, 67-120。(THCI)
  • 鍾振宇,2020,〈無用的民族:海德格論民族共同體〉,《中國文哲研究通訊》,30(4), 215-241。
  • 鍾振宇,2018,〈王船山之「氣化的時間現象學」〉,《政大哲學學報》,第40卷,頁1-46。(THCI)
  • 鍾振宇,2017,〈跨文化之「超越」概念:海德格、牟宗三與安樂哲〉,《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7卷第4期,頁117-132。(THCI)
  • 鍾振宇,2017,〈無用與機心的當代意涵─海德格對莊子思想的闡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1卷,頁1-30。(THCI)
  • 鍾振宇,2016,〈道家自然的文法與超文法--以海德格哲學為線索〉,《哲學與文化》,506期。(A&HCI)
  • 鍾振宇,2016,〈老子的語言存有論——與冥契主義語言策略之對話〉,《中國哲學與文化》,13輯,頁99-130。
  • 鍾振宇, 2015, “莊子的語言存有論——由晚期海德格哲學切入之探討”, 中國哲學與文化, 28, 93-116.
  • 鍾振宇, 2014, “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之對話”, 漢學研究, 32(4), 1-31. (THCI)
  • 鍾振宇,2014,〈莊子的死亡存有論──與海德格死亡哲學之對話〉,《道家文化研究》,28。(CSSCI)
  • 鍾振宇, 2013, “批判的氣論——莊子氣論之當代開展”,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23卷4期。頁139-167.
  • 鍾振宇, 2013, “道家的器具存有論——與海德格器具理論之跨文化對話”,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43期。頁135-171. (THCI)
  • 鍾振宇,2013,〈莊子與當代批判——工作、技術、壓力、遊戲〉,《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10卷1期。頁143-182。(THCI)
  • 鍾振宇,2013,〈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期,頁109-148。(THCI)

  • 鍾振宇, 2015, “牟宗三的三統說”, 10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被壓抑的共和:聚焦中國的革命」工作坊, 德國法蘭克福: 歌德大學社會研究所, 2015-07-11 ~ 2015-07-12.
  • 鍾振宇, 2015, “王船山之「氣化的時間現象學”, paper presented at 王船山哲學的當代詮釋工作坊, 台北: 中研院文哲所, 2015-03-09.
  • 鍾振宇, 2014, “道家的氣化與規範―孟柯力量美學的啟發”, 12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力量的美學與美學的力量:孟柯(Menke)美學理論工作坊, 台北: 中研院文哲所, 2014-09-22 ~ 2014-09-23.
  • 鍾振宇,2013,〈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共22頁,發表於儒學的當代發展與未來前瞻:第十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深圳:深圳大學國學研究所,2013-11-06 ~ 2013-11-08。
  • 鍾振宇,2013,〈之間身體──莊子與西方身體哲學之對話〉,共24頁,發表於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傳播者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06-20。
  • 鍾振宇,2013,〈批判的氣論──莊子內聖外王的「之間」哲學〉,共25頁,發表於中國哲學的重構與跨文化對話工作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思勉高等研究院,2013-03-28。
  • 鍾振宇,2012,〈老子的語言存有論〉,共28頁,發表於第三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道家研究,廈門:篔簹書院,2012-11-23 ~ 2012-11-25。
  • 鍾振宇,2012,〈莊子的氣化現象學〉,共35頁,發表於莊子的當代詮釋國際研討會,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2012-10-31 ~ 2012-11-02。
  • 鍾振宇,2012,〈老子的正言若反與歐路冥契主義的語言策略〉,共15頁,發表於正言若反與庖丁解牛:跨文化視域下的道家研究工作坊,南港:中研院文哲所,2012-09-04。
  • 鍾振宇,2012,〈莊子的語言存有論〉,共15頁,發表於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2-01-05 ~ 2012-01-06。
  • 鍾振宇,2011,〈工作、科技、遊戲:海德格、芬克、莊子的觀點〉,共25頁,發表於第八屆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國際會議,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2011-11-04 ~ 2011-11-05。
  • 鍾振宇,2011,〈道家與前期海德格的器具理論〉,共36頁,發表於生命與現象學反思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2011-05-27 ~ 2011-05-28。

  • 鍾振宇,2010,〈郭象的適性逍遙說—兼論經由康德《判斷力批判》而來的檢討〉,成功大學中文系編,《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961-994,台北:文津出版社。

  • 鍾振宇, 2016, 道家的氣化現象學, 320 pages, 台北: 中研院文哲所.
  • 鍾振宇,2010,《道家與海德格》,共316頁,台北:文津出版社。

  • 鍾振宇,2012,《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個案探討篇》,共244頁頁,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 鍾振宇,2012,「器的現象學—《老》、《莊》、《易傳》、《考工記》與海德格論「器與科技的本質」(III-I),共20頁,國科會委託。
  • 鍾振宇,2010,道的現象學--中西《老子》道論的主客形態之商榷, 以及海德格現象學式超主客模型之提出(III - II),共30頁,國科會委託。

  • 鍾振宇, 2011, “〈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39期.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