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季琳

張季琳

副研究員

2000 - 國科會甲種研究獎勵
2001 - 日本臺灣學會第一屆「日本台湾学会賞」
2004 - 日本交流協會「歷史研究者交流活動」
2008 - 日本住友財團「アジア諸国における日本関連研究助成」

研究領域: 臺灣文學、中日比較文學


Email : jilin at gate.sinica.edu.tw

我的研究專長是日治時期臺灣日語文學,包括臺籍作家的日語文學和旅居臺灣的日籍作家的文學作品。日治時期臺灣日語文學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這時期既是臺灣現代化的源頭,也是臺灣普羅文學、皇民文學、臺灣讀書市場逐漸形成、臺灣國家主義覺醒的時期。當今之研究以日本殖民地文學──特別是臺灣、朝鮮、中國東北(滿洲)、香港等地的日語文學為主。目前執行國科會「從下村湖人看日治時期在臺的日本人作家」專題研究計畫,期望透過日治時期的報章雜誌,考察當時作家的經歷與意識型態、作品的成立背景、文藝結社的實況、文學雜誌的出版發行,能對日治時期臺灣的文學活動,以及臺、日文化的衝突與交流有比較全面的認識。由於當前國人研究日治時期的臺灣文學才剛起步,嫻熟日文資料,精通日語的研究學者仍是少數,日治時期許多尚待整理考察的臺灣文學遺產,還需要多重視域的拓展,才能呈現豐沛的研究成果。因此,我的長期研究目標,擬繼續積極進行臺灣日語文學史料的蒐集和研究,內容包括日治時期臺灣文化人士的日語文學、日治時期日本文化人士的文藝活動,進而擴展考察中國淪陷區(日本佔領區)日語文學,以及殖民地朝鮮的日語文學等。此外,亦擬針對臺灣、中國與日本文學之交流,考察日本文學、外國文學與臺灣文學的相互影響等相關議題。同時並進行日本現代作家井上靖、村上春樹等作品與現代香港、臺灣、中國文學的交流比較,希望藉此探索臺灣文學尚未被發現的重要議題,進而界定臺灣文學在近代東亞文化史上的價值與定位。

  • 2009.3 - 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04.1 - 迄今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外國人研究員
  • 2008.1 - 迄今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外國人研究員
  • 2004.1 - 迄今 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社會研究所招聘外國學者
  • 2000.9 - 2009.3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03.8 - 2004.1 臺北師範學院社會教育學系兼任教授
  • 1993.8 - 2000.9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助理
  • 1999.6 - 2000.3 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Research Assistant
  • 1996.4 - 2000.3 日本文京女子短期大學兼任教師
  • 1992.4 - 1993.7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約聘研究助理

  • 張季琳。2000 年。《台湾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誕生──楊逵 「大日本帝國」》。東京: 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

  • 藤井省三原著,張季琳譯。1994 年 11 月。〈大東亞戰爭時期臺灣讀書市埸的成熟與文壇的成立--從皇民化運動到臺灣國民國家主義之路〉。「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新竹市:清華大學主辦。
  • 溝口雄三原著,張季琳譯。1997 年 12 月。〈日本的近代化及傳統因素--與中國相比較〉。「當代儒學主題計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 蜂屋邦夫原著,張季琳譯。1998 年 12 月。〈六朝時代宗教與思想之演變〉。「世變中的文學」主題計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 張季琳。1999 年 12 月。〈楊逵的魯迅受容--以臺灣人普羅作家與臺灣總督府日本警察的交友為主〉。「東亞魯迅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日本:東京大學主辦。
  • 張季琳。2000 年 11 月。〈日本人看朱天心的《古都》〉。「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學與文化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 藤井省三原著,張季琳譯。2001 年 1 月。〈村上春樹與東亞--做為都市現代化標誌的文學〉。「二十一世紀中國學術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議。香港:香港大學主辦。
  • 張季琳。2001 年 6 月。〈『決戰臺灣小說集』における楊逵「增產の蔭に」〉。日本臺灣學會第三屆學術大會。日本:日本臺灣學會主辦。
  • 張季琳。2003 年 5 月。〈楊逵和沼川定雄〉。張文環及其同時代作家國際學術研討會。 臺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臺灣文學館、靜宜大學中文系、臺文系合辦。
  • 張季琳。2004 年 2 月。〈楊逵和「送報伕」〉。第二屆臺灣史學術研討會「歷史視野中的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夏潮聯合會、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合辦。
  • 張季琳。2005 年 7 月。〈葉陶──臺灣農民運動的「土匪婆」〉。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
  • 張季琳。2006 年 3 月。〈下村湖人の台湾と《次郎物語》〉。近現代日本社會的蛻變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主辦,日本交流 協會協辦。
  • 張季琳。2006 年 12 月。〈下村湖人的台灣短歌日記〉。紀念林獻堂先生逝世 50 週年── 日記與台灣史研究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主辦。台灣省諮議會、 明台高級中學、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合辦。

  • 張季琳。1991 年 6 月。〈王琰生涯〉。《竹田晃教授退官記念東   文化論叢》。 頁 161-169。東京:汲古書院。
  • 張季琳。1995 年。〈李春生相關大事年表〉。《李春生的思想與時代》。頁 258-309。臺 北市:南天書局。
  • 藤井省三原著,張季琳譯。1997 年 11 月。〈呂赫若與東寶國民劇--自入學東京聲專音樂學校到演出「大東亞歌舞劇」〉。《呂赫若作品研究--臺灣第一才子》。頁 265-295。臺北市:聯合文學出版社。
  • 蜂屋邦夫原著,張季琳譯。2000 年 2 月。〈六朝時代宗教與思想之演變〉。《世變與創化--漢唐、唐宋轉換期之文藝現象》。頁 117-13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2001 年 1 月。〈村上春樹與東亞──作為都市現代化標誌的文學〉。《「21 世紀中國學術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究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王昶雄著,張季琳譯。2002 年 10 月。〈給先舅父──我的書翰集(一)〉。《王昶雄全集》第 3 冊「散文巻二」。許俊雅主編。頁 3-7。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0 月。〈給出征的友人──我的書翰集(二)〉。《王昶雄全集》第 3 冊「散文巻二」。許俊雅主編。頁 9-13。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0 月。〈給自暴自棄的友人──我的書翰集(三)〉。《王昶雄全集》第 3 冊「散文巻二」。許俊雅主編。頁 15-19。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0 月。〈給舞蹈家的友人──我的書翰集(四)〉。《王昶雄全集》第 3 冊「散文巻二」。許俊雅主編。頁 21-24。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0 月。〈給故郷的妻子--我的書翰集(五)〉。《王昶雄全集》第 3 冊「散文巻二」。許俊雅主編。頁 25-28。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0 月。〈石田三成和王安石〉。《王昶雄全集》第 6 冊 「散文巻五」。許俊雅主編。頁 133-136。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0 月。〈燃燒的熱情──觀看「厚生演劇」〉。《王昶雄全集》第 6 冊「散文巻五」。許俊雅主編。頁 137-140。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 張季琳。2002 年 12 月。〈戰時下の楊逵──「增産の蔭に」をめぐって〉。《台湾の「大東亜戰争」──文学‧メディア‧文化》。藤井省三,黃英哲,垂水千惠主編。頁 130-143。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 張季琳。2002 年 12 月。〈日本人看朱天心的「古都」〉。《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李豐楙,劉苑如主編。頁 481-51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張季琳,古偉瀛編。2004 年 8 月。〈李春生相關大事年表〉。《李春生著作集》。李明輝,黃俊傑,黎漢基主編。頁 219-264。臺北市:南天書局。
  •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2004 年 11 月 5 日-6 日。〈中國、香港、臺灣與村上春樹〉。 韓國外國語大學校創立 50 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兼)第二屆亞洲學者中國現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東亞文化裏臺灣香港文化與韓國論文集》。漢城:韓國外國語大學校。
  • 張季琳。2005 年。〈葉陶──臺灣農民運動的「土匪婆」〉。《地方菁英與臺灣農民運動》。 陳慈玉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已通過審查,排版中。
  • 張季琳。2006 年 12 月。〈下村湖人の台湾と《次郎物語》〉。《近現代日本社會的蛻變》。 黃自進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日本交流協會。

  • 張季琳。1991 年。《魯迅古小說鉤沈輯本冥祥記校勘補序記》。東京:富士ゼロック ス小林節太郎記念基金會。(1991 年度小林節太郎記念基金會研究助成論文)
  • 張季琳,笠原美智子合著。1993 年 5 月。《日本語基本單語》。錄音帶 3 卷。263 頁。 東京:株式會社語研。
  • 張季琳。2002 年 12 月預定出版。〈『決戰臺灣小說集』における楊逵「增產の蔭に」〉。 《戰時下臺灣の文學文化》。日本:東京大學出版委員會。
  • 張季琳。2001 年 7 月。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博士論文ライブラリー《台湾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誕生──楊逵と大日本帝国》。東京:コンテツワークス株式會社。
  • 張季琳。2009 年 3 月。《台湾における下村湖人ーー文教官僚から作家へ》。272 頁。 東京:東方書店。

  •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2004 年 7 月。《臺灣文學這一百年》。330 頁。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 許雪姬主編,張季琳等共同註解,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二)(三)(四)(五)(六) (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張季琳。2006 年 7 月。〈書評:野山嘉正、安藤宏合著《近代的日本文學》〉。真理大學《國際文化研究》。2 卷 1 期。頁 107-111。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