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瑋芬

陳瑋芬

研究員

科技部獎勵特殊優秀人才 (2017 -)
日本交流協會專家招聘學者 (2008 -)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2007 -)
國家科學委員會吳大猷紀念獎 (2006 -)
Shibusawa Eiichi Memorial Foundation研究獎助 (2004 -)
國際交流基金會之研究獎助 (2003 -)
「日本思想文化講座」第三屆徵文評選獎 (2002 -)
國家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獎助 (2001 -)
日本交流協會全額獎學金 (1996-1999)

研究領域: 概念史、東亞思想文化交流、近代日本漢學


Email : wfchen at gate.sinica.edu.tw

我在研究所時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近代日本漢學」,於九州大學提出的博士論文《近代日本と儒教——「斯文會」と「孔子教」を軸として》即是以近代日本組織最龐大、影響力最深遠、歷史也最悠久的漢學社群「斯文會」為主,針對當時最典型的儒教/孔教論述進行全面的討論。

任職中國文哲研究所以來,又從「儒學概念詮釋」的視角,思考近代日本漢學家如何建構其思想體系、又如何申論其儒教論題。我發現如果著眼於近代日本漢學者對傳統儒學語詞的理解和闡釋,以及該闡釋與漢學者所處的歷史語境之相關,更可以凸顯儒學概念在近代日本思想界發生的作用,以及國粹主義、天皇體制、民族主義、與殖民主義之間複雜的辨證關係。因此我嘗試探討與天皇制和西化這兩個基調有關的漢字詞語,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產生的意義變遷,以分析儒學在近代日本扮演的角色與影響,並把握近代日本漢學與傳統儒學之間若即似離、既相續又緊張的關係。因為近代日本漢學者的立說與學術論辯,是以其對儒家經典的實踐為起點,在天皇政體、國民國家的制度和西化浪潮中,一方面傳承自德川儒學的思想體系,又進一步回應當時的政治體制和社會文化現況,展演出新的意義。二○○五年出版的專書《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即是圍繞著「近代日本漢學與儒學概念詮釋」這一主題,所完成的研究成果。

由於在以「儒學概念詮釋」來深究日本漢學時,我時時自覺到:儒學文本的分析與詮釋,必須回歸哲學基本問題的思考,乃至於方法論的反思。儒學語彙概念的探究,除了向傳統溯源,尚須往同時代的中國、甚至東亞儒教文化圈尋找對話的基點。尤有進者,日本漢學的研究,還應進入比較哲學的對比視域中,探討儒學所可能具有的普世性價值。因此我將研究視域擴展到近代中國──日本、東方──西方跨文化視野下的概念史研究。主要以「倫理」、「道德」、「自然」、「文明」、「文化」、「宗教」、「哲學」、「理學」、「自利」、「自由」等一系列漢語詞來分析近代日本知識分子早中國一步領受並回應西方文化之際,為何選用這些漢語詞去描述西方近代體制的種種事項,又如何以這些概念共構成一個新式語言環境,傳達和宣揚一種商業發達、科學進步的現代「文明」觀。同時,也進一步以近代中日的知識轉型、及近代中日留洋者的認同及遷異等問題等二個面向,來思考中日兩國在共創共享以漢字為主的文化遺產之際,如何面對前近代跨入近代的種種問題,比較和分析中、日兩國學子透過留洋經驗,在認同、信仰、翻譯事業、學制改革等方面具體的主張,觀察西學東漸的內涵。

  • 2005.3 - 2015.3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08.10 - 2015.3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合聘副研究員
  • 2008.1 - 5 月 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
  • 1999.10 - 2005.2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03.9 - 2005.1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兼任助研究員
  • 2003.1 - 2004.1 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計畫主持人
  • 1999.8 - 2000.8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1996.4 - 1999.3 日本福岡女學院兼任講師
  • 2017.2 - 迄今 陽明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兼任教授
  • 2015.3 - 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1999.4 日本九州大學 文學博士
  • 1996.4 日本九州大學 文學碩士
  • 1993.6 國立清華大學 文學士

  • 陳瑋芬。1996 年 1 月。《「斯文會」の日本近代漢學に果たした歷史的な役割──明治以降の漢學に關する一考察》。福岡市:九州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 陳瑋芬。1999 年 1 月。《近代日本と儒教──「斯文會」と「孔子教」を軸として―》。 福岡市:九州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中國哲學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 陳瑋芬。1995 年 12 月。〈「斯文學會」の形成と展開──明治期の漢學に關する一考察―〉。《中國哲學論集》。21 號。頁 86-100。
  • 陳瑋芬。1996 年 6 月。〈和魂與漢學:斯文會及其學術活動史〉。《原學》。第 5 輯。 頁 368-383
  • 陳瑋芬。1997 年 10 月。〈「日本儒學史」の著述に關する一考察──德川時代から一九四五年まで―〉。《中國哲學論集》。23 號。頁 66-86。
  • 陳瑋芬。1998 年 4 月。〈日本江戶漢學者對道統論的繼承和發展〉。《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 卷 5 期。頁 106-155。
  • 陳瑋芬。1998 年 5 月。〈明治以降における「儒教」の變遷──漢學.孔子教.支那學―〉。《九州中國學會報》。36 卷。頁 91-108。
  • 陳瑋芬。2001 年 3 月。〈自我的客體化與普遍化──近代日本的「東洋」論及隱匿其中的「西洋」與「支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8 期。頁 367-420。(THCI)
  • 陳瑋芬。2001 年 9 月。〈服部宇之吉の「孔子教」論──その「儒教非宗教」說.「易姓革命」說.及び「王道立國」說を中心に―〉。《季刊日本思想史》。59 號。頁 49-68。
  • 陳瑋芬。2002 年 10 月。〈「道」、「王道」、「皇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詮釋〉。《中山人文學報》。15 號。頁 107-130。(THCI)
  • 陳瑋芬。2003 年 9 月。〈「天道」「天命」「王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繼承和轉化──兼論中日帝王的神聖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3 期。頁 235-260。(THCI)
  • 陳瑋芬。2003 年 12 月。〈井上哲次郎對於「忠孝」的義理新詮──關於《敕語衍義》 的考察〉。《清華學報》。新 33 卷 2 期。頁 399-437。(THCI)
  • 陳瑋芬。2004 年 6 月。〈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臺灣東亞文明學刊》。1 卷 1 期(總第 1 期)。頁 201-232。(THCI)
  • 陳瑋芬。2004 年 12 月。〈「漢學」、「儒教」、「孔子教」與「支那學」──「儒學」在近代日本的表述及相關的宗教性論爭〉。《新哲學》。3 期。頁 109-130。
  • 陳瑋芬。2004 年 12 月。〈近化日本的漢學私塾、漢學社群與民間祭孔活動──關於近代日本漢學之庶民性特徵的思考〉。《宗教與文化學報》。4 期。頁 251-286。(THCI)
  • 陳瑋芬。2006 年 9 月。〈關於「東亞」的思考〉。《思想》。4 期。頁 251-286。
  • 陳瑋芬。2007 年 3 月。〈西學之子:容閎與新島襄的異國經驗與文化認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0 期。頁 223-266。 (THCI)
  • 陳瑋芬。2008 年 6 月。〈西學啟蒙:中村敬宇和嚴復的文化翻譯與會通東西的實踐〉。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5 卷 1 期(總第 9 期)。頁61-111。(THCI)
  • 陳瑋芬。2010 年 3 月。〈日本「自然」概念考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6 期。頁 103-135。 (THCI)
  • 陳瑋芬。2010 年 3 月。〈回歸倫理的本質:知「天」與行「仁」〉。《文化研究》。10 期(2010 年春季刊)。頁264-271。(TSSCI)
  • 陳瑋芬。2012 年 12 月。〈「哲學」之創譯與演繹──兼論「哲學」與「理學」之辨〉。《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9 卷 2 期(總 18 期)。頁1-43。(THCI)
  • 陳瑋芬。2017年6月。〈近代化願景與概念的形成──試論近代日本新「文明」概念的意義建構與內涵〉。《東亞觀念史集刊》11期。頁225-270。(THCI)
  • 陳瑋芬。2019年12月。〈五四前後關於「孔教」與「國體」之隔空論議──重讀《新青年》與《斯文》〉。《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2期。頁109─132。(THCI)

  • 陳瑋芬。1997 年 4 月 11-13 日。〈鹽谷溫晚年的儒學觀與其《台灣遊記》〉。第一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陳瑋芬。1997 年 7 月 6 日。〈道統論の日本的展開〉。九州大學第九十三回中國哲學懇話會。福岡市:九州大學。
  • 陳瑋芬。1997 年 8 月 2-4 日。〈若手研究者から見た陽明學〉。第三回世界將來世代京都國際陽明學京都會議。京都市:國立京都會館。
  • 陳瑋芬。1998 年 5 月 24-25 日。〈明治以降における「儒教」の變遷〉。平成九年度九州中國學會大會。佐賀:佐賀大學。
  • 陳瑋芬。2000 年 3 月 25 日。〈井上哲次郎與東西洋哲學的交會〉。當代儒學研究計畫小型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陳瑋芬。2001 年 3 月 16-17 日。〈「天命」與「國體」──近代日本孔教論者的天命說〉。 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陳瑋芬。2002 年 6 月 26-28 日。〈近代日本漢學者所詮釋的「道」、「王道」、與「皇道」──兼論「王道烏托邦」滿洲國的興與衰〉。東亞文化圈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陳瑋芬。2003 年 7 月 21 日。〈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第四次講論會。臺北市: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03 年 11 月 3-4 日。〈井上哲次郎對於「忠孝」的義理新詮──關於《敕語衍義》的考察〉。第二屆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日本文學系。
  • 陳瑋芬。2004 年 3 月 4-5 日。〈明治儒學的民間型態──關於漢學私塾、「斯文会」、與民間祭孔活動的討論〉。明治時代的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杭州市:浙江大學邵逸夫科教館。
  • 陳瑋芬。2004 年 9 月 24-25 日。〈熊希齡の社會事業思想──北京.香山慈幼院〉。2004 年澀澤國際儒教研究セミナー:比較視野のなかの社會公益事業國際學術研討會。東京市:國際文化會館。
  • 陳瑋芬。2004 年 10 月 29 日。〈近代日本漢學研究的觀點與方法──儒家概念的轉化與嬗變之試論〉。第三屆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陳瑋芬。2005 年 2 月 25-26 日。〈「國語」、「漢語」、以及「日本語」──近代日本的語言論述〉。國科會哲學學門 86-92 研究成果發表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
  • 陳瑋芬。2005 年 5 月 20-25 日。〈實業與人──張謇的社會救濟事業試論〉。中日近代企業家の文化事業と社會事業──澀澤榮一と張謇の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南通市:張謇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05 年 12 月 13 日。〈近代日本「道德」「倫理」概念的生成與發展〉。「禮、 倫理與文化認同」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06 年 1 月 12-14 日。〈近代日本「道德」「倫理」概念的生成與發展──與中國的比較〉。「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06 年 3 月 16-18 日。〈近代日本的「漢學」印記〉。近現代史上日本社會的蛻變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
  • Weifen Chen. (Sep. 7-9, 2006). “Exotic Experience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A Comparative Study of Yung Wing and Joseph H. Neesima.” Trans-Pacific Relations: East A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 陳瑋芬。2006 年 11 月 23-24 日。〈基督教與東方宗教間的兩種抉擇──由容閎與新島襄的宗教觀談起〉。東方文化與現代社會──儒釋道之哲學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陳瑋芬。2006 年 12 月 12-14 日。〈由東京大學「中國哲學史」學科的建立看近代日本的學術轉型〉。中國哲學建構的當代反思與未來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廣東市:深圳大學。
  • 陳瑋芬。2007 年 3 月 15-16 日。〈由「天下」與「中國」概念的轉型看日本關於國際秩序的度量衡〉。東亞世界中日本社會的特徵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07 年 6 月 23-24 日。〈西學啟蒙──中村敬宇和嚴復的文化翻譯與會通東西的實踐〉。東西思想文化傳統中的「自我」與「他者」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東亞經典與文化計畫。
  • Weifen Chen. (Dec. 2-6, 2007). “The Location of Confucian Tradition in Modern Chinese and Japa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An Investigation of Inoue Tetsujiro’s and Cai Yuanpei’s Confucian Views’.”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knowledge schema and knowledge practices to new epistemologies. Canberra: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 陳瑋芬。2008 年 3 月 18-19 日。〈カルチャー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葛藤と變容─近代日中最初の米国留学生の異境・越境・改宗から―〉。東アジアの中の日本と台灣學術研討會。東京市:早稻田大學台灣研究所。
  • 陳瑋芬。2008 年 3 月 28-29 日。〈西學入眼來──幕末維新的留學生與「漢學」的轉折〉。 第五屆日本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 陳瑋芬。2008 年 6 月 25 -27 日。〈「自然」與“nature”相遇前後──近代日本的「自然」 概念探源析義〉。重探自然——人文傳統與文人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縣: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 陳瑋芬。2008 年 10 月 14 日。〈近代日本「自然」概念考辨〉。自然概念史工作坊。 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
  • 陳瑋芬。2008 年 11 月 14-16 日。〈東亞、帝國及其週邊〉。區域文化形構與知識生產國際學術工作坊。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陳瑋芬。2008 年 11 月 18 -19 日。〈知性與忠誠──由福澤諭吉的文明論談起〉。「非關忠誠?」:辨異與認同的文化與政治。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Weifen Chen. (Dec. 13-14, 2008). “A Discussion about Inoue Tetsujiro’s and Cai Yuanpei’s contribution to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Ethics in China and Japan.” Envisioning Japanese and Chinese Philosophical Potentials in the 21st Century. Hong Kong:Th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陳瑋芬。2009 年 3 月 5-6 日。〈近代「文化」與「文明」概念析辨〉。日本的傳統與現代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09 年 6 月 6-7 日。〈教改、翻譯與女權──清末留洋學生與近代化思潮〉。 第五屆國際暨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
  • 陳瑋芬。2009 年 9 月 26-27 日。〈近代日本的「文明」論述────「文明」之價值轉換及其實踐〉。國科會哲學學門 93-97 學年研究成果發表會。宜蘭市:佛光大學。
  • 陳瑋芬。2010 年 10 月 16-17 日。〈理學與哲學之辨:朱子學與近代日本一考〉。東亞中的日本與台湾:日本研究新視野的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10 年 11 月 13-14 日。〈「中體西用」、「東道西藝」論的轉折與中日近代女教觀〉。「近現代日中文化交流から見 られる現代性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模索」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陳瑋芬。2010 年 11 月 26 日。〈自然與除魅──近代日本自然觀一考〉。「造化與造物: 現實與想望的交織」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11 年 2 月 25-26 日。〈訳語と新語から見る日本の近代──「自然」・「文明」・「哲學」を例として〉。「文化の翻訳:北欧における日本文学研究を中心に」國際學術研討會。京都市: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
  • 陳瑋芬。2011 年 3 月 12-13 日。〈從譯語到新詞──近代日本概念史研究的相關思考〉。 第二屆東亞文化交涉學方法論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 陳瑋芬。2011 年 4 月 15-16 日。〈台灣•日本•亞洲──由戴國煇教授的亞洲文化論談起〉。戴國煇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
  • 陳瑋芬。2012 年 3 月 18 日。〈「哲學」之創譯與演繹──從西周到西田幾多郎〉。全球化視野下的日本哲學。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 陳瑋芬。2012 年 5 月 12 日。〈觀念史與東亞思想研究〉東亞文化交涉學會第四次年度大會。首爾:高麗大學。
  • 陳瑋芬。2012 年 5 月 17 日。〈西人東來與「文明」「文化」概念的變遷―─試論傳教士與御雇洋人的文明言論〉。東亞近代社會的知識建構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12 年 10 月 4 日。〈金永鍵之日本與東南亞交流史論──《印度支那と日本との関係》〉。「越南儒學與近代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12 年 11 月 9-13 日。〈「文明」開化與「文化」保護──由近代中日御雇洋人之所論談起〉。西學東漸與跨文化研究學術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
  • 陳瑋芬。2013 年 7 月 5 日。〈近代日本的孔子形象〉東亞孔子形象之建構與變遷。台北:台灣大學高等研究院。
  • 陳瑋芬。2014 年 9 月 17-20 日。〈近代日本的孔教論述之形成〉儒學與國際華人社會國際儒學研討會。新加坡:南洋孔教會。
  • 陳瑋芬。2015年5月30日。〈近代化願景與概念的形成:日本近代「文化」「文明」論述的三個視角〉。科技部人文前瞻計劃「文/體與現代性-書寫與疆域」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鼎故居。
  • 陳瑋芬。2015年6月27日。〈幕末維新期の知識人――漢学から洋学への転換〉。「日本的鎖國與開國」國際研討會。台北:台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 陳瑋芬。2015年10月23─24日。〈漢語•譯語•新詞──試論近代日本漢語概念的移行〉。「近代日本的中國學:漢學與支那學之間」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 陳瑋芬。2015年11月27日。〈近代日本的文明論與宗教概念的形成〉。「宗教與啟蒙」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17年12月14日。〈近代日本自利觀念的翻譯與傳播〉。「多重文化脈絡下的自利觀」學術座談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陳瑋芬。2018年10月18日。〈近代日本「文化」概念的成立〉。「文化的概念釐清與方法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19年5月2─4日。〈五四時期關於「孔教」與「國體」的隔空論議—重讀《新青年》與《斯文》〉。「五四運動 100 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 陳瑋芬。2019年9月5日。〈「新」、「舊」之切線與文化路向的抉擇──由《新青年》與《斯文》 談起〉。「文化詮釋與諸傳統之衝擊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19年9月6日。〈帝國日本學知的滿洲迴路──由夏目漱石與伊藤博文的滿洲之旅談起〉。「帝國知識與資源調查」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 陳瑋芬。2020年6月5日。〈「文明」概念在日本的近代性重構與傳播〉。「比較視野中的「文明」概念:歐洲與東亞的交會」線上座談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研究所。
  • 陳瑋芬。2021年4月28日。〈「文明」關鍵詞的數位實驗〉。數位人文ⅹ周邊世界翻轉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21年12月15-17日。〈日本帝國的滿洲風物敘事──「滿洲旅行案內」與日本青年的滿洲遊觀(1900s~1910s)〉。2021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

  • 陳瑋芬。1997 年 6 月。〈大日本主義風潮下的日本漢學者──鹽谷溫晚年的儒學觀與其《台灣遊記》〉。《第一屆臺灣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頁 137-166。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
  • 陳瑋芬。2001 年 6 月。〈近代日本「東洋學」的成立與發展試論〉。《慶祝莆田黃錦鋐教授八秩•日本町田三郎教授七秩嵩壽論文集》。頁 357-395。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 陳瑋芬。2002 年 6 月。〈「天命」與「國體」──近代日本孔教論者的天命說〉。《日本漢學研究初探》。張寶三,楊儒賓主編。頁 87-129。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 陳瑋芬。2002 年 10 月。〈近代日本における孔子教論者の天命說について──「天命」 と「國體」を中心として〉。《日本漢學研究初探》。張寶三,楊儒賓主編。頁 87-129。 東京市:勉誠出版社。
  • 陳瑋芬。2004 年 6 月。〈「西洋倫理」與「東洋道德」在近代日本的交會──由井上哲次郎對「東洋哲學史」的實踐談起〉。《現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楊貞德主編。 頁 167-217。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04 年 10 月。〈熊希齡の社會事業思想──北京.香山慈幼院〉。《比較視野 のなかの社會公益事業報告集》。頁 104-111。東京:澀澤榮一紀念財團。
  • 陳瑋芬。2004 年 12 月。〈明治儒學的意識型態特徵:以井上哲次郎為例〉。《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劉岳兵主編。頁 48-10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陳瑋芬。2004 年 12 月。〈游移於體制與非體制之間的明治儒學:明治時代的教育與儒學〉。《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劉岳兵主編。頁 156-24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陳瑋芬。2005 年 4 月。〈「道」、「王道」、「皇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詮釋〉。《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高明士主編。頁 397-435。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 陳瑋芬。2006 年 12 月。〈近代日本的「漢學」胎記〉。《日本近代現代社會之蛻變》。 黃自進主編。頁 329-36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07 年 7 月。〈西學與西教──基督教與東方宗教間的兩種抉擇〉。《儒釋道之哲學對話》。劉笑敢,川田洋一主編。頁 89-120。香港:商務印書館。
  • 陳瑋芬。2007 年 8 月。〈由東京大學「漢學」相關學科的建立和變遷看近代日本的學術轉型〉。《拾薪集》。景海峰主編。頁 117-13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陳瑋芬。2008 年 7 月。〈由「天下」與「中國」概念的轉型看日本關於國際秩序的度量衡〉。《東亞世界中的日本社會特徵》。黃自進主編。頁 165-20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陳瑋芬。2009年3月。〈張謇・熊希齡にみる近代社會公益思想の展開――澀澤榮一との比較を通して――〉。《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公益思想の變容──近世から近代へ》。陶德民等編。頁263-289。東京市:日本經濟評論社。・越境・改宗から―〉。《成果報告書》。交流協會。東京市: 交流協會。
  • 陳瑋芬。2009年5月。〈異國經驗與文化認同:容閎與新島襄之比較研究〉。《東亞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徐興慶主編。頁359-420。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陳瑋芬。2009年6月。〈西學入眼來──幕末維新的留學生與「漢學」的轉折〉。《江戶時代日本漢學研究諸面向:思想文化篇》。葉國良、徐興慶主編。頁303-346。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Weifen Chen。(May 2009).’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Ethics in China and Japan : The Contributions of Inoue Tetsujiro and Cai Yuanpeỉ, Lam Wing-keung & Cheung Ching-yuan ed, Frontiers of Japanese 4: Facing the 21st Century, Nagoya:Nanzan Institute for Religion and Culture. pp195-210.
  • 陳瑋芬。2010年4月。〈「倫理」、「道德」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轉化與再生——與近代中國的比較〉。《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李明輝,邱黃海主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231-272。
  • 陳瑋芬。2011年7月。〈台灣•日本•亞洲──戴國煇教授的近代日本思想史論一考〉。封德屏主編:《戴國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文訊雜誌社。頁29─64。
  • 陳瑋芬。2011年12月。〈カルチャー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葛藤と變容─近代日中最初の米国留學生の異境・越境・改宗から―〉。黃自進主編:《日本の傳統と現代》。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頁125─156。
  • 陳瑋芬。2012年12月。〈井上哲次郎と蔡元培における近代倫理學の構築〉。林永強、張政遠主編:《日本哲學の多樣性――21世紀の新たな対話をめざして》。京都:世界思想社。頁174─193。
  • 陳瑋芬。2013年1月。〈「中體西用」、「東道西藝」論與近代中日女子教育〉。吳偉明主編: 《在日本尋找中國:現代性及身份認同的中日互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頁113─130。
  • 陳瑋芬。2014年6月。〈「國語」、「漢語」、以及「日本語」──近代日本的語言論述〉。鄭宗義、林月惠主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頁437─460。
  • 陳瑋芬。2014年12月〈日本「自然」概念考辨〉。楊儒賓主編:《自然概念史論》。台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頁261-300。
  • 陳瑋芬。2015年11月。〈金永鍵之日本與東南亞交流史論──《印度支那與日本的關係》述評〉。鍾彩鈞主編:《東亞視域中的越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179─235。
  • 陳瑋芬。2015年11月。〈山本達郎之中越交流史論──《安南史研究》述評〉。鍾彩鈞主編:《東亞視域中的越南》。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237─282。
  • 陳瑋芬。2015年11月。〈「宗教」一語的成立與服部宇之及的孔教論〉。黃俊傑主編:《東亞視域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頁285─318。
  • Weifen Chen。December 2015.’ Exotic Experiences and Culture Identi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Yung Wing and Niijima Jō, Martin Collcutt & De-min Tao & Jenine Heaton eds, Trans-Pacific Relations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Culture, Commerce, and Religion, Osaka:Society for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c/o Research Institutes, Kansai University. Pp. 87-105.
  • 陳瑋芬。2016年1月。〈「宗教」一語的成立與服部宇之及的孔教論〉。黃俊傑主編:《東亞視域中的孔子形象與思想》。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頁285─318。
  • 陳瑋芬。2016年12月。〈「文明」開化與「文化」保護──近代日本御雇洋人的東方現代化建言〉。林維杰主編:《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西學東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213─244。
  • 陳瑋芬。2017年6月。〈漢語•訳語•新語──近代日本における漢語概念の変遷について試論する〉。徐興慶主編:《鎖国と開国》。台北:台灣大學出版社。頁195─224。
  • 陳瑋芬。2018年10月。〈《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導言〉。陳瑋芬主編:《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20年12月。〈近代日本的「文明」論與「宗教」概念的近代化建構〉。《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宗教與啟蒙》。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05年6月。《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簡體字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2002 年 12 月。《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等譯。2003 年 7 月。《東亞儒學:方法與批判》。臺北市: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
  •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2004 年 5 月。《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哲學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2004 年 6 月。《東亞儒學:方法與批判》。臺北市: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簡體字版: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2008 年 12 月。《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2010 年 4 月。《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精讀》,北京市: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吳汝鈞,陳瑋芬主編。2011 年 12 月。《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當代新儒學與京都學派》。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中嶋隆藏著;陳瑋芬等譯。2011 年 12 月。《靜坐實踐與歷史》,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陳瑋芬、廖欽彬主編。2015年4月。《跨文化哲學中的當代儒學:與京都學派哲學的對話》。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主編。2018年10月。《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跨文化現象》,共311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2019 年9月。《福澤諭吉『文明論概略』精讀》,共245頁,北京市:三聯書店。
  • 陳瑋芬主編。2022年6月。《東亞儒學與經典詮釋:跨文化的考察》。共233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陳瑋芬。2001年8月。《近代日本「東洋學」的成立與發展──以井上哲次郎「東洋哲學」為例》。9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1-H-001-086)。
  • 陳瑋芬。。2002年8月。《近代日本儒學對「天道」「天命」概念的繼承和轉化》。12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0-2411-H-001-070)。
  • 陳瑋芬。。2003年8月。《近代日本儒者對中國傳統「忠孝」「革命」概念的質疑與再詮釋》。15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1-H-001-012)。
  • 陳瑋芬。2004年12月。《近代日本的「國語」「國家」論與殖民思想》。11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2-2411-H-001-055)。
  • 陳瑋芬。2005年12月。《近代日本漢學與儒家傳統──以儒語彙及概念為主的綜合研究》。28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3-2411-H-001-029)。
  • 陳瑋芬。2006年12月。《近代日本「道德」「倫理」概念的生成與發展》。13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94-2411-H-001-032)。
  • 陳瑋芬。2007年12月。《教育與愛國:容閎與新島襄思想的比較研究》。11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5-2411-H-001-098)。
  • 陳瑋芬。2010年12月。《西學與西行──近代中日留洋探路者的認同及遷異之比較(1850-1920)》。11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6-2411-H-001 -036 -MY3)。
  • 陳瑋芬。2015年8月。《從譯語到新詞──由「哲學」「自然」「文明」等詞彙反思 近代中日的知性建構》。19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99-2410-H-001-019-MY3)。
  • 陳瑋芬。2015年10月。《文明與文化之張力──近代中日傭雇洋人所論述的現代性》。20頁。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102-2420-H-001-004-MY2)。
  • 陳瑋芬。2018年10月。《資料庫對於概念史研究的輔助與應用:以19世紀東來傳教士所編字典為例》。19頁。行政院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104-2420-H-001 -011 -MY2)。

  • 陳瑋芬。1998 年 10 月。〈書評町田三郎著《明治の漢學者たち》〉。《中國哲學論集》。24 號。頁 96-108。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