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小濱
研究員
研究領域: 當代華語文學、文化、電影及文化理論
Email : yangxb at gate.sinica.edu.tw
- 2006.6 - 迄今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研究員
- 2006.8 - 迄今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 2018.6 - 2019.9 德國特里爾大學DFG研究群研究員
- 2015.9 - 12 月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系訪問教授
- 2013.2 - 6 月 威尼斯大學亞洲與北非研究系訪問教授
- 2009.9 - 2013.1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2010.9 - 2011.1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暨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1998.8 - 2006.5 密西西比大學現代語文系助理教授/副教授
- 2002.8 - 2003.6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
- 1997.8 - 1998.5 美田大學現代語文系助理教授
- 1985.9 - 1989.8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
- 楊小濱,2020,〈作為鬼怪的文字與筆墨:論丁成的詩與畫〉,《臺灣詩學學刊》,36期,頁69-100。
- 楊小濱,2020,〈歡樂、遊戲與諧趣:管管的頑童詩學〉,《臺灣文學學報》,36期,頁29-52。
- 楊小濱,2018,〈驅力主體的奇境舞台:陳東東詩中的都市後現代寓言〉,《臺灣詩學學刊》,31期,頁33-56。
- 楊小濱,2017,〈拷問真實:蔡明亮電影詩學的創傷性快感〉,《清華學報》,第47.7卷,頁725-759。
- 楊小濱,2016,〈文學作為「搵學」:陳黎詩中的文字灘塗〉,《國文學報》,第60卷,頁1-28。
- 楊小濱,2016,〈主體異化與象徵他者的式微:以拉岡理論視野探討楊德昌電影〉,《中外文學》,第45卷第1期,頁45-83。
- 楊小濱,2016,〈爽意:臧棣詩(學)的語言策略〉,《臺大中文學報》,第52卷,頁135-172。
- 楊小濱,2015,〈在鏡像自我與符號他者之間:侯孝賢電影的精神分析學觀察〉,《中正漢學研究》,第25卷,頁127-156。
- 楊小濱,2013,〈北京當代詩人生態:文化與認同〉,《揚子江評論》,2013年第6期,頁27-30。
- 楊小濱,2013,〈絕爽及其不滿:當代詩中的身體與色情書寫〉,《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4,頁71-112。
- 楊小濱,2013,〈數位擬像時代的藝術品〉,《今日先鋒》,17期,頁117-130。
- 楊小濱,2012,〈盡是魅影的歷史:陳大為詩中文化他者的匱乏與絕爽〉,《台灣詩學學刊》,20期,頁161-176。
- 楊小濱,2012,〈你想要知道的台灣新電影(但又沒敢問拉岡的)〉,《文化研究(北京)》,12,頁176-209。
- Yang Xiaobin, 2011, “Yuyan as Allegory/Prophecy: Visions of Ruin in Post-Misty Poetry ”,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5, pp.135-163.
- Yang Xiaobin, 2011, “Yuyan as Allegory/Prophecy: Visions of Ruin in Post-Misty Poetry”,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25 (June 2011).
- 楊小濱,2011,〈不確定的歷史與記憶:論格非早期的中短篇小說〉,《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6期。
- 楊小濱,2011,〈你想要知道的台灣新電影(但又沒敢問拉康的)〉,《文化研究》,第12辑(2011年12月)。
- 楊小濱,2011,〈創傷主體的錯亂敍事:論八十年代余華的先鋒派小說(一 )〉,《東吳學術》,2011年第3期。
- 楊小濱,2011,〈動搖與錯位的現代範式〉,《上海文學》,2011年第7期。
- 楊小濱,2011,〈欲望、換喻與小它物:當代漢語詩的後現代修辭與文化政治〉,《文藝研究》,2011年第2期。
- 楊小濱,2011,〈論兩岸當代詩的幾個核心問題〉,《詩探索》,2011年第4期。
- 楊小濱,2010,〈欲望、換喻與小它物:當代漢語詩的後現代修辭與文化政治〉,《政大中文學報》,第14期(2010年12月)。
- 楊小濱,2010,〈毛世紀的「史記」:作為史籍的詩輯〉,《臺灣詩學學刊》,15號(2010年7月)。
- 楊小濱,2010,〈現代性:歷史主體與表現主體〉,《上海文學》,2010年4月號。
- Yang Xiaobin, 2009, “Transcultural Translation/Transfer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ry”, ,"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1:2 (Fall 2009), 42-85..
- 楊小濱,2009,〈啟蒙主體理性的興衰:阿多諾與中國(後)現代性〉,《思想》,第13期,頁33-48。
- 楊小濱,2009,〈欲望「主體」與精神殘渣:對《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讀〉,《清華學報》,39卷2期,頁261-285。
- 楊小濱,2009,〈盛大的衰頹——重論莫言的《酒國》〉,《上海文化•新批評》,總74期,頁1-20。
- 楊小濱,2009,〈孟浪:如何面對自身的反面〉,《上海文化•新批評》,總72期,頁37-39。
- 楊小濱,2009,〈眾皆革命,我獨恍惚——論陳建華六十年代詩作〉,《上海文化•新批評》,總72期,頁34-36。
- 楊小濱, 2008, “朝向後主體的文學”, 今日美術, 110-117.
- 楊小濱,2007,〈批判的主體與主體的批判:知識分子的反抗與共謀〉,《台灣文學學報》,第11卷,頁1-20。
- 楊小濱,2007,〈飛翔:修辭與意義——論孟浪的詩〉,《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2007卷第5期,頁27-29。
- 楊小濱,2007,〈中國前衛藝術中的紅色記憶幽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卷,頁149-183。
- 王德威;楊小濱譯,2007,〈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3卷,頁1-49。
- 楊小濱, 2007, “內陷的肉身:讀雪迪近期的詩”, 詩探索(理論卷), 2007年第2輯,頁92-96.
- 楊小濱,2003,〈今日阿多諾關鍵詞〉,《文景》,2003年9月號,頁14-18。
- 楊小濱,2002,〈作為幽靈的後現代〉,《中國詩歌評論:激情與責任》,頁306-317。
- 楊小濱,2002,〈孟浪:如何面對自身的反面〉,《今天》,第57輯,頁226-230。
- 楊小濱,2001,〈什麼是中國的後現代文學〉,《思想文綜》,第7期,頁121-148。
- 楊小濱,2000,〈非政治的政治性:關於高行健戲劇的斷想〉,《二十一世紀》,第62輯,頁45-49。
- 楊小濱,2000,〈今天的「今天派」詩歌〉,《中國詩歌評論:從最小的可能性開始》,頁348-370。
- 楊小濱, 2000, “非政治的政治性:關於高行健戲劇的斷想”, 二十一世紀, 2000年12月號,頁45-49.
- 楊小濱,1999,〈瘋狂與荒誕:徐曉鶴小說中的文本政治〉,《二十一世紀》,第55輯,頁110-117。
- Xiaobin Yang, 1998, “The Republic of Wine: An Extravaganza of Decline.”, Positions: East Asian Cultures Critique, 6.1 (Spring 1998). 頁7-31.
- 楊小濱,1998,〈《紅旗歌謠》及其他〉,《二十一世紀》,1998年8月號,頁66-71。
- 楊小濱,1995,〈作為外國文學的中國當代文學〉,《明報月刊》,第359輯,頁54-55。
- 楊小濱,1995,〈異域詩話〉,《傾向》,1996年秋季號。
- 楊小濱,1995,〈閱讀城市〉,《讀書》,頁19-22。
- 楊小濱,1995,〈關於先鋒文學及其背景的理論提綱〉,《今天》,第29輯,頁188-209。
- 楊小濱,1995,〈關於先鋒文學及其背景的理論提綱〉,《今天》,1995年夏季號,頁188-209。
- 楊小濱,1994,〈《酒國》:盛大的衰頹〉,《中外文學》,頁175-186。
- Xiaobin Yang, 1994, “Maoist Discourse, Trauma and Chinese Avant-Garde Literature.”, American Imago, Vol. 51, No. 2 (Autumn 1994). p. 229-245.
- 楊小濱,1994,〈存在的神話〉,《今天》,第24輯,頁168-172。
- 楊小濱,1993,〈中國先鋒文學與毛語的創傷〉,《二十一世紀》,第20輯,頁44-51。
- Xiaobin Yang, 1993, “The Effaced Past: Natural Imagery and Metahistory in the Huai-ku”, Asian Culture Quarterly, Vol. XXI No. 3 (Autumn 1993). p.52-67.
- 楊小濱, 1993, “《酒國》:盛大的衰頹”, 中外文學, 23.6 (11月), 頁175-86.
- 楊小濱, 1993, “中國先鋒文學與毛語的創傷”, 二十一世紀, 1993年12月號,頁44-51.
- 楊小濱,1993,〈反思八十年代文化熱〉,《知識分子》,夏季號,頁33-36。
- 楊小濱,1993,〈政治的修辭〉,《今天》,秋季號。頁243-249。
- 楊小濱,1993,〈政治的修辭:中國先鋒文學中的反諷〉,《今天》,第22輯,頁243-249。
- 楊小濱,1992,〈藝術-否定-社會: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學理論〉,《外國美學》,第九輯。
- 楊小濱, 1990, “Telling (Hi)story: Illusory Truth or True Illusion?”, Tamkang Review, (XXI), 127-147.
- 楊小濱,1989,〈崩潰的詩群〉,《作家》,頁63-73。
- 楊小濱,1989,〈廢墟的寓言:瓦爾特·本雅明的美學理論〉,《外國文學評論》,第3輯,頁15-24。
- 楊小濱,1989,〈阿多爾諾論大眾文化〉,《中外文學》,第6輯,頁149-161。
- 楊小濱,1989,〈阿多爾諾:最低限度的和諧〉,《文學評論》,第4輯,頁147-155。
- 楊小濱,1988,〈一种陌生的小說意態〉,《上海文學》,頁77-80。
- 楊小濱,1988,〈愛欲的藝術向度:馬爾庫塞與審美革命〉,《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第3輯,頁175-184。
- 楊小濱,1988,〈戲謔的冷酷:洪峰的《湮沒》和《奔喪》〉,《上海文論》,第4輯,頁61-62。
- 楊小濱,1987,〈意義熵,拼貼術與敘述之舞:馬原小說中的後現代主義〉,《文藝爭鳴》,第6期,頁55-60。
- 楊小濱,1987,〈拓荒者,祭司,煉金術士: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書林》,第54輯,頁27-28。
- 楊小濱,1987,〈男子漢崇拜,法與奴性意識〉,《文藝評論》,第5輯,頁20-24。
- Yang Xiaobin, 2019, “Jouis-sens: The Linguistic Strategy in Zang Di’s Poetry/Poetics”, editor(s): Natalia Azarova and Yulia Dreyzis, Parallel Processes in the Language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Russian and Chinese Poetry, pp. 236-266, Moscow: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RAS.
- Yang Xiaobin, 2016, “Modernity and Subjectivity from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editor(s): Tiziana Lippiello, Chen Yuehong and Maddalena Barenghi, Linking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ought, pp. 331-344, Venice: Ca' Foscari University Press.
- 楊小濱,2016,〈與驅力絕爽的無盡遊戲:陳克華詩的語言僭越與身體政治〉,中正大學台文所編編,《善男子的存在邏輯:陳克華文學論集》,頁56-83,台北:文水。
- 楊小濱,2014,重釋〈狂人日記〉:總體化、他者與創傷,高嘉謙、鄭毓瑜編,《文學經典與公民社會》,頁247-259,台北:麥田。
- Yang Xiaobin, translated by Herbert J. Batt. Portland, 2011, “Ma Yuan, That Chinese Writer”, editor(s): /, Ballad of the Himalayas: Ma Yuan’s Stories of Tibet, pp. /, Me.: MerwinAsia.
- Yang Xiaobin, 2011, “Transference as Narcissistic or Traumatic: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s (Mis-)Translated from Their Western Predecessors”, editor(s): James St. André, Peng Hsiao-yen, China and Its Others: Knowledge Transfer through Translation, 1829-2010, pp. /, Amsterdam: Rodopi.
- 楊小濱,2011,〈快感之快:駱英《第九夜》序〉,駱英編,《第九夜》,頁/,台北:二魚文化。
- 楊小濱,2010,〈中國前衛藝術中的紅色幽靈(節選)〉,朱大可、張閎編,《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2008年卷)》,頁/,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 楊小濱、吳亮,2010,〈後攝影主義:蹤跡與塗抹〉,新星出版社編,《藝術家對話錄(第三輯)》,頁/,北京:北京。
- 楊小濱,2010,〈當代兩岸詩中的身體與性〉,朱大可、張閎編,《感官素材與人性辯證論文集》,頁/,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 Yang Xiaobin, 2009, “Conjuring Up the Specter of Revolution”, editor(s): Tao Dongfeng, Yang Xiaobin, Rosemary Roberts, Yang Ling,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hinese Literature, pp. vii-xvi, Lond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 Yang Xiaobin, 2009, “Conjuring Up the Specter of Revolution”, editor(s): Tao Dongfeng, Yang Xiaobin,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hinese Literature, pp. vii-xvi, Lond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 宋琳、楊小濱,2009,〈不會被時間消解的詩歌〉,上苑藝術館編,《上苑藝術館•2007-2009•文獻與作品》,頁92-95,北京:上苑藝術館。
- 楊小濱,2008,〈一個孟浪在天上飛〉,朱大可、張閎編,《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2007年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 Xiaobin Yang, 2008, “The Phantoms of Literary Subjectivity and Historical Reason”, editor(s):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Issues of Far Eastern Literatures, Volume I, pp. 334-343, St. Petersburg: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 Yang Xiaobin, 2008, “The Phantoms of Literary Subjectivity and Historical Reason.”, editor(s):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Issues of Far Eastern Literatures, Volume I, pp. 334-343, St. Petersburg: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 楊小濱,2007,〈對「思想界」宏偉思想的瞬間思想〉,郜元寶編,《2005-2006中國文學評論雙年選》,頁291-294,廣州:花城出版社。
- Xiaobin Yang, 2006, “Qian Zhongshu”, editor(s): Thomas Moran, Dictionary of Literary Biography: Chinese Fiction Writers, 1900-1949, pp. 183-191, Detroit: Thomson Gale.
- 楊小濱,2006,〈(被擠出而暢飲的)酸酸乳女聲與看客的權力幻覺〉,朱大可、張閎編,《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頁18-20,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 楊小濱,2005,〈90年代海外大陸詩隨筆〉,復旦大學出版社編,《復旦詩派理論文集》,頁152-158,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 Xiaobin Yang, 2005, “Toward a Theory of Postmodern/Post-Mao-Deng Literature”, editor(s): Charles Laughlin, Contested Modernities: Perspectives on 20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pp. 81-97, New York: Palgrave.
- 楊小濱,2002,〈作為幽靈的後現代〉,《中國詩歌評論:激情與責任》,頁306-317,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Xiaobin Yang , 2000, “Answering the Question: What Is Chinese Postmodernism/Post-Mao-Dengism?”, editor(s): David Wang,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 Modern Century: A Critical Survey, pp. 193-215,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Xiaobin Yang, 2000, “Whence and Whither the Postmodern/Post-Mao-Deng: Historical Subjectivity and Literary Subjectivity in Modern China”, editor(s): Arif Dirlik, Xudong Zhang, Postmodernism and China, pp. 379-398,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 楊小濱,1999,〈一邊秋後算帳,一邊暗送秋波〉,《中國詩歌:九十年代備忘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楊小濱,1999,〈冬日之旅:讀零雨的《木冬詠歌集》〉,《木冬詠歌集》,頁3-14,台北:唐山出版社。
- 楊小濱,1998,〈解讀兩岸詩的後現代性〉,林水福編,《兩岸後現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157-176,台北:輔仁大學外語學院。
- 楊小濱,2025,《搵學·爽意·驅力:漢語當代詩論七章》,共261頁,台北:聯經。
- 楊小濱,2020,《新電影三大導演》,共228頁,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 楊小濱,2019,《你想了解的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但又沒敢問拉岡的)》,共238頁,台北:印刻。
- 楊小濱, translated by 愚人, 2013, 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 279 pages, 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 楊小濱,2013,《欲望與絕爽:拉岡視野下的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共302頁,台北:麥田出版。
- 楊小濱, 2012, 感性的形式:閱讀十二位西方理論大師, 151 pages, 台北: 聯經出版.
- 楊小濱,2012,《迷宮•雜耍•亂彈:楊小濱文學短論與文化隨筆》,共314頁,台北:秀威資訊。
- 楊小濱,2012,《無調性文化瞬間》,共390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楊小濱,2012,《語言的放逐:楊小濱詩學短論與對話》,共322頁,台北:秀威資訊。
- 楊小濱, 2010, 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增訂版), 253 pages, 臺北: 麥田出版公司.
- 楊小濱,愚人譯,2009,《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共267頁,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 Xiaobin Yang, 2002, The Chinese Postmodern: Trauma and Irony in Chinese Avant-Garde Fiction, 386 pag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 楊小濱,1999,《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 楊小濱,1999,《歷史與修辭:當代中國文學論》,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
- 楊小濱,1995,《否定的美學: 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學理論與文化批評》,共254頁,臺北:麥田。
- 楊小濱,1994,《穿越陽光地帶》,台北:現代詩社。
- Tao Dongfeng, Yang Xiaobin, Rosemary Roberts, Yang Ling, 2009,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hinese Literature, 330 pages, Lond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