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曉真
特聘研究員
1999 中央研究院青年學者研究著作獎
2003 國家科學委員會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09 第54回國際日本東方學者會議(關西場)專題演講
2012 第一屆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研究領域: 明清敘事文學、 明清婦女文學、清末民初文學
Email : siaochen at gate.sinica.edu.tw
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明清敘事文學。第一個拓展的主題是清代女性彈詞小說,部份成果已集結成《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一書。我希望重審小說史建構與研究上散文/韻文,短篇/長篇之間的界線,所以一直嘗試以文化、歷史與社會的角度,探索明清時期不同形式之敘事文學的文史底蘊。在時代方面,我希望連結明清文學與近現代文學,重新探討兩者之間的衝突與融合,因此關注二十世紀初的民初文壇,特別是女性文學的發展演變、雜誌編輯的文化視野等問題。在議題方面,我持續探索明清以至近現代的城市文學與文化。同時,由於注意到明清小說中的「非漢」因素,我也嘗試思考漢文化與其他族群文化(例如滿族與苗族)互動的層面。如果自我分析的話,可以說我一貫的思考是相對於某種象徵意義下之中心的「邊緣性」。
我近年對明清敘事文學的研究,涉及不同的類型與表現方式,但核心關懷則是明清文化中突出的個人意識與個人形象,如何透過一種對空間尺度(包括實際的地理空間與非實體的精神空間)的想像而表現出來,並與社會及歷史的情境發生互動。如果把文本視為一種隱喻意義上的空間,我便是在字裡行間追蹤兩個類型的空間尺度,其一是實際的地理空間,例如特定的城市及其歷史、文化與文學表現,或者遙遠邊方的風土人情;其二則是精神空間,例如女性藉由特異的行為與文學創造的活動而為自己塑造的心靈世界。至於「歷史」的層面,則是所有研究課題背後潛存的動力,蓋不論是創作的個人、被創造的文本,以及想像的空間,無一能脫開歷史情境的脈絡。
近幾年我也對清末民初城市文化與文學的蛻變進行考察。我企圖瞭解被後來的文學史視為傳統文化殘餘物的舊派文體與文人(包括閨秀作家),如何對應文壇新興的出版文化、重新塑造的美感價值,以及現代城市的生活經驗。而另一批人又如何自覺的選擇遠離新興都市文化,投身邊地的開發事業,從而展開另一種形式的教育與文藝生涯。這一系列研究一方面嘗試開發新的材料(民初報刊與雜誌),一方面則延伸了我對明清時期彈詞小說以及女性文學的探索。相關成果已集為《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文壇研究》一書。
未來我仍將以古典敘事文學為核心,繼續探索文學中的族群書寫、城市文學與文化等等層面的問題。
- 2009.1 - 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12.1 - 2021.2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 2009.4 - 8 月 日本京都大學文學研究科客員研究員(客座教授)
- 2000.4 - 2008.12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06.1 - 6 月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 2001.2 - 6 月 臺灣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 1995.4 - 2000.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1994.11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
- 1988.6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UCSD)文學系碩士
- 1986.6 臺灣大學外國語言與文學系學士
- 胡曉真,2021,〈《桃花扇》西遊記——從《容美紀遊》看明清之際西南土司的認同政治與文化經營〉,《嶺南學報》,復刊第13輯, 145-166。
- 胡曉真,2020,〈萬曆平播之役與戰爭書寫的話語競逐〉,《文學遺產》,2020年第1期。
- Hu, Siao-chen, 2019, “Cultural Self-Definition of Southwest Chieftains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No. 7.
- 胡曉真,2019,〈風聲與文字——由歌謠運動回思非漢語的漢字傳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9卷第3期。
- 胡曉真,2014,清初文人陸次雲的女性傳記書寫──以〈圓圓傳〉、〈海烈婦傳〉為例,《中國文學學報》,5期,頁59-73。
- 胡曉真,2013,〈《黔書》的治書框架與西南審美經驗〉,《清華中文學報》,10期,頁1-46。
- 胡曉真,2012,〈戲說市聲/士聲──《岐路燈》的儒者敘事〉,《漢語言文學研究》,2012年3卷2期,頁27-34。
- 胡曉真,2011,〈華夏忠臣遭遇邊域倮蟲--《野叟曝言》與《蟫史》中的西南書寫〉,《中國文學學報》,第2期,頁231-256。
- 胡曉真,2010,〈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頁45-78。
- 胡曉真,2009,〈前には奢香有り後には良玉──明代西南女土司の女性民族英雄、構築されるそのイメージ〉,《中國文學報》,第78冊,頁54-90。
- 胡曉真,2007,〈杏壇與文壇──清末民初女性在傳統與現代抉擇情境下的教育與文學志業〉,《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5期,頁35-75。
- 胡曉真,2007,〈聲色西湖──「聲音」與杭州文學景味的創造〉,《中國文化》,秋季號,頁72-92。
- 胡曉真,2006,〈旅行、獵奇與考古──《滇黔土司婚禮記》中的禮學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輯,頁47-83。
- 胡曉真,2006,〈知識消費、教化娛樂與微物崇拜——論《小說月報》與王蘊章的雜誌編輯事業〉,《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1輯,頁55-90。
- 胡曉真,2006,〈酗酒、瘋癲與獨身──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極端女性人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8輯,頁51-80。
- 胡曉真,2005,〈藝文生命與身體政治—— 清代婦女文學史研究趨勢與展望〉,《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3輯,頁27-64。
- 胡曉真,2004,〈文苑?多羅?華鬘──王蘊章主編時期(1915-1920)《婦女雜誌》中「女性文學」的觀念與實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2輯,頁169-194。
- 胡曉真,2004,〈絲絃、帳簿、華年──論《林蘭香》與世情小說的擬真世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頁213-250。
- 胡曉真,2001,〈由中研院文哲所「世變中的文學世界」主題計畫談晚明晚清研究的相關發展〉,《漢學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頁27-34。
- 胡曉真,2000,〈秩序追求與末世恐懼──由彈詞小說《四雲亭》看晚清上海婦女的時代意識〉,《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8輯,頁89-128。
- 胡曉真,1998,〈由彈詞編訂家侯芝談清代中期彈詞小說的創作形式與意識型態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2輯,頁41-90。
- 胡曉真,1997,〈晚清女性彈詞小說試探—非政治文本的政治解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輯,頁89-113。
- 胡曉真,1996,〈閱讀反應與彈詞小說的創作--清代女性敘事文學傳統建立之一隅〉,《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輯,頁305-364。
- 胡曉真,1995,〈才女徹夜未眠--清代婦女彈詞小說中的自我呈現〉,《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輯,頁51-76。
- 胡曉真,1995,〈《續金瓶梅》—丁耀亢閱讀《金瓶梅》〉,《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頁84-101。
- 胡曉真,1995,〈名花與賤業—清代與民初京劇的伶人文化〉,《歷史月刊》,第86輯,頁123-129。
- 胡曉真,1994,〈日本:從謎樣的對手到多面的性格--美國五十年間兩部日本研究專著之比較〉,《當代》,第101輯,頁4-15。
- 胡曉真,1994,〈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輯,頁271-289。
- 胡曉真,2016,郭子章《黔記》之〈宦賢〉、〈遷客〉、〈寓賢〉章的政治態度與文化詮釋,共25頁,發表於文化交流與觀照想像,臺北 中研院:中研院文哲所,2016-12-08 ~ 2016-12-09。
- Siao-chen Hu, 2016, “The Female Chieftain’s Tribute”, 3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From Food to Culture: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Food, UC Davis: UC Davis, 2016-01-28 ~ 2016-01-29.
- 胡曉真,2014,〈記一座城的身世──劫餘心理與城市志書寫〉,共25頁,發表於戰爭隱喻:衝突、生命、書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4-10-30 ~ 2014-10-31。
- 胡曉真,2011,〈《黔史》的書寫策略與西南視野〉,共20頁,發表於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1-12-18 ~ 2011-12-19。
- 胡曉真,2011,〈女性敘事文學、手抄文化與其近代變革〉,共25頁,發表於韓國中國學會第31屆中國學學術大會,首爾:韓國中國學會,2011-11-18 ~ 2011-11-19。
- 胡曉真,2011,〈市聲/士聲--《歧路燈》的儒者敘事〉,共20頁,發表於開封: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開封:河南大學,2011-10-22 ~ 2011-10-23。
- Siao-chen Hu, 2011, “Voices of Female Educator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Women's Magazines”, 2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Gender and Transcultural Production: Chinese Women's Journals in their Global Context, London: SOAS, 2011-05-13 ~ 2011-05-15.
- 胡曉真,2010,〈征、流、寓──「明代大理佚書」的征服者話語〉,共25頁,發表於明清文學研究的新動向,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0-12-08 ~ 1020-12-10。
- Hu Siao-chen, 2009, “The Encounter of the Chinese Confucian Hero with Borderland Creatures: Writings regarding Southwest China in Yesou puyan and Yinshi”, 25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Encounters and Transformations: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a Cross-literary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850-1960, Cambridge, UK: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2009-09-28 ~ 2009-09-29.
- 胡曉真,2009,〈前有奢香後良玉──明代西南女土司的女民族英雄形象構建〉,共25頁,發表於第54回國際東方學者會議(關西場),日本京都:日本東方學會,2009-05-23。
- Siao-chen Hu, 2008, “Remembering Hangzhou after the Taiping Rebellion: The Cases of Hangsu yifeng and wulin fangxiang zhi”, paper presented at 中國城市生活的經驗:十五到二十世紀, Paris: 中研院史語所,蔣經國基金會,哈佛大學東亞系,法國遠東學院, 2008-12-04 ~ 2008-12-06.
- 胡曉真,2008,〈華夏忠臣遭遇邊域倮蟲──《野叟曝言》與《蟫史》中的西南書寫〉,發表於「非關忠誠?」辨異與認同的文化與政治,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11-18 ~ 2008-11-19。
- 胡曉真,2007,〈離亂杭州──戰爭記憶與杭州記事文學〉,發表於進入中國城市──社會史與文化史的視野,台北市:中研院史語所,2007-12-13 ~ 2007-12-15。
- 胡曉真,2007,〈略論明清敘事文學中的城市書寫〉,發表於中日近世城市生活,日本京都大學:京都大學人文研,2007-11-10 ~ 2007-11-11。
- 胡曉真, 2007, “The Two Faces of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ry women”, paper presented at 文化啟蒙與教育轉型,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東亞系, 2007-10-26.
- 胡曉真,2007,〈血債血償──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戰爭暴力與愛情隱喻〉,發表於記傳、記遊與記事──明清敘事理論與敘事文學,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7-08-30 ~ 2007-08-31。
- 胡曉真,accepted,〈南國才女天下夢——清代女性小說中的自我、國家與世界〉,嚴志雄、胡曉真編,《春華秋實、潛學永年:孫康宜教授禮讚》,台北:允晨文化。
- 胡曉真,2023,〈紅學的無窮法門——《紅樓夢的兩個世界》的典範意義〉,胡曉真編,《閱讀余英時:著作與志業》,頁23-28,台北:允晨文化。
- 胡曉真,2022,〈血債血還:女性彈詞小說中的戰爭暴力與愛情隱喻〉,張宏生、卓清芬編,《空間與視野: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境》,頁475-511,台北:允晨文化。
- 胡曉真,2022,〈征播所遺——郭子章《黔記》之人物傳記的政治態度與文化詮釋〉,胡曉真、廖肇亨編,《遺忘與凝望:另一種文學書寫的再詮釋》,頁1-48,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 Hu, Siao-chen, 2020, “Empathetic Acculturation through Script: Yuefeng xujiu and the Question of Sinoform”, editor(s): Richard Smith and Nanxiu Qian, Reconsidering Sinosphere: Cultural Transmissions and Transformation, pp. 221-253, Amherst: Cambria Press.
- 胡曉真,2019,〈無線電時代上海女性彈詞開篇的新創作空間——《姜映清彈詞開篇集》小探〉,王德威、季進編,《世界主義的人文視景》,頁199-209,鎮江:江蘇大學出版社。
- Siao-chen Hu, 2018, ““Voices of Female Educators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Women’s Magazines” ”, editor(s): Joan Judge, Barbara Mittler, and Michel Hocks, A Space of Their Own: Women and the Periodical Press in China’s Long Twentieth Century, pp. 176-191, Leiden: Brill.
- 胡曉真,2018,〈通俗與審美:中國西南地區女土司的貢物〉,崔基淑編,《集體情感的譜系:東亞的集體情感和文化政治》,頁215-234,台北:學生書局。
- 胡曉真, translated by 杜彥文, 2017, “중국서남지역토사土司의선물”(通俗與審美:中國西南地區女性地方官的貢物), editor(s): 이주해 Lee Juhae and 두언문, 집단 감성의 계보: 한국과 동아시아, pp. 263-294, 首爾: 앨피 Ael-pi.
- 胡曉真,2016,〈記一座城的身世——劫餘心理與城市志書寫〉,林姵吟、梅家玲編,《交界與游移——跨文史視野中的文化傳譯與知識生產》,頁127-159,臺北:麥田。
- 胡曉真, 2015, “好奇領異與八紘之思──清代文人陸次雲的西南書寫”, editor(s): 李奭學、胡曉真, 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 pp. 367-411, 臺北: 漢學研究中心.
- 胡曉真,2015,〈夜行長安──明清小說中的帝都生與死〉,高嘉謙、鄭毓瑜編,《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頁314-325,台北:麥田出版公司。
- 胡曉真,2014,〈中國女性的旅行經驗──從明清到民初〉,中研院編,《知識饗宴系列》,頁248-268,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胡曉真, 2014, “남녀 간 사랑의 갈구와 위계화된 감정”, editor(s): Keysook Choi, Younghyeon So and Hana Lee, 《감성사회: 감성은 어떻게 문화 동력이 되었나》(感性社會: 感性如何成為文化動力), pp. 205-226, 首爾: 글항아리(Keul-Hanng-A-Ri).
- 胡曉真,2013,〈炎徼與我杭──田汝成的地方「聞」「見」〉,林玫儀編,《中國文學經典的傳播與詮釋》,頁255-291,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Siao-chen Hu, 2010, “War, Violence, and the Metaphor of Blood in Tanci Narratives by Women Authors”, editor(s): Grace Fong ,Ellen Widmer, The Inner Quarters and Beyond: Women Writers from Ming through Qing, pp. 249-280, Leiden: Brill.
- Siao-chen Hu, 2009, “Unorthodox Female Figures in Zhu Suxian's Linked Rings of Jade”, editor(s): Michel Hocks, Tian Yuan Tan, Maghiel van Crevel, Festschrist for Wilt Idema, pp. 311-324, Leiden: Brill.
- Siao-chen Hu, 2009, ““Unorthodox Female Figures in Zhu Suxian’s Linked Rings of Jade.” ”, editor(s): Maghiel van Crevel, Tian Yuan Tan, and Michel Hockx, Text, Performance, and Gender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sic: Essays in Honor of Wilt Idema, pp. 311-324, Leiden: Brill.
- 胡曉真,2009,〈在《金瓶梅》與《紅樓夢》的魅影下(導言二)〉,王璦玲、胡曉真編,《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頁19-25,台北:聯經。
- 胡曉真,2009,〈夜行長安──明清敘事文學中的長安城〉,陳平原、王德威編,《西安:歷史記憶與文化想像》,頁182-194,北京:北京大學。
- 胡曉真,2009,〈文學與性別──明清婦女文學〉,李貞德編,《中國史新論‧性別篇》,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 胡曉真, 2008, “Qin Xinru”, editor(s): Bonnie G. Smith,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World History, vol. 3, pp. 539,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 胡曉真, 2008, “Tao Zhenhuai”, editor(s): Bonnie G. Smith,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Women in World History, vol. 4, pp. 202,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 胡曉真, 2008, “The Construction of Gender and Genre in the 1910s New Media: Evidence from the Ladies’ Journal”, editor(s): Nanxiu Qian , Richard Smith, Different Worlds of Discourse: Transformations of Gender and Genre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pp. 349-382, Leiden: Brill.
- Siao-Chen Hu and 胡曉真, 2005, “The Daughter’s Vision of National Crisis: Tianyuhua and the Woman Writer’s Construction of the Late Ming”, editor(s): David D. Wang ,Wei Shang, From the Late Ming to the Late Qing: Dynastic Decline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pp. 200-231,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胡曉真,2005,〈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文人的彈詞創作初探〉,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頁285-328,臺北:聯經。
- 胡曉真, 2004, “In the Name of Correctness: Ding Yaokang’s Xu Jin Ping Mei as a Reading of Jin Ping Mei”, editor(s): Martin Huang, Snake’s Legs: 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s and Chinese Fiction (1600-1911), pp. 75-97,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
- 胡曉真,2004,〈文苑?多羅?華鬘──王蘊章主編時期(1915-1920)《婦女雜誌》ぉ「女性文學」觀念實踐〉,村田雄二郎編,《婦女雜誌ぇーぉ近代中?女性,東京研文》,東京:研文。
- 胡曉真,2004,〈蘋蘩日用與道統倫理──論兒女英雄傳〉,王璦玲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頁589-638,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 胡曉真, 2004, “文苑‧多羅‧華鬘──王蘊章主編時期(1915-1920)の《婦女雜誌》における「女性文學」という觀念とその實踐”, editor(s): 村田雄二郎, 婦女雜誌からみる近代中国女性, pp. 107-131, 東京: 研文.
- 胡曉真,2003,〈祕密花園:論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漢學研究中心。
- 胡曉真,2003,〈閨情、市場與革命──由民初彈詞小說家姜映清談起〉由,《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中研院近史所。
- 胡曉真,2003,〈祕密花園──論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幽閉空間與心靈活動〉,王璦玲 、 胡曉真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頁279-316,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 胡曉真,2003,私情篇導論:〈情天欲海─私情的核心價值與外現形式〉,《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漢學研究中心。
- 胡曉真,2001,〈凝滯中的分裂文本──由夢影緣再探晚清前期的女性敘事〉,胡曉真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頁325-387,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 胡曉真,1999,〈女性文學想像與晚明變局──論天雨花中的父女傳承〉,林慶彰編,《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週年紀念論文集》,頁381-416,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 胡曉真,1996,〈女作家與傳世慾望--清代女性彈詞小說中的自傳性問題〉,胡曉真編,《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399-435,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
- 胡曉真,accepted,《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共377頁,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胡曉真,2021,《出入秘密花園:近代女性敘事文學的前世今生》,共239頁,香港:三聯書店。
- 胡曉真,2019,《明清文學中的城市與生活》,共295頁,南京:譯林出版社。
- 胡曉真,2011,《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傳統派」文人與閨秀作家的轉型現象》,共350頁,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 胡曉真,2003,《才女徹夜未眠──近代中國女性敘事文學的興起》,共371頁,臺北:麥田。
- 嚴志雄、胡曉真,accepted,《春華秋實·潛學永年:孫康宜教授禮讚》,台北:允晨文化。
- 胡曉真,2023,《閱讀余英時:著作與志業》,共187頁,台北:允晨文化。
- 胡曉真、廖肇亨,2022,《遺忘與凝望:另一種文學書寫的再詮釋》,共449頁,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 李奭學、胡曉真,2015,《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共525頁,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 胡曉真、王鴻泰,2011,《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共700頁,台北:允晨。
- 王璦玲、胡曉真,2009,《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共400頁,台北:聯經。
- 胡曉真,2003,《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中心。
- 胡曉真,2001,《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共658頁,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 胡曉真, 2003, “Review of Nüxing cishi”, Nan Nü: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5(1), 124-127.
- 胡曉真, 2000, “Review of Gudian wenxue yu xingbie yanjiu”, Nan Nü: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 2(1), 192-198.
- 胡曉真,1998,〈皇清盛世」與名媛閫道-評介Susan Mann: Precious Records: Women in China’s Long Eighteenth Century〉,《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輯,頁24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