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貞德

楊貞德

兼任研究員

研究領域: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


Email : kaiwe at gate.sinica.edu.tw

個人研究重點在於,透過知識分子所使用的政治論述,探究近代中國思想史上環繞著「個人」、「歷史」與「政治」的不同主張及其歷史和現代意涵。拙著《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一書,旨在說明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政治思考中,清楚得見一項轉向個人自我的傾向,亦即:將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中的「自由」與「自治」理念,解釋為以個人內在智識和德行上的「自治」為要件或內容的現象。書中以梁啟超、胡適、陳獨秀與梁漱溟等人為例,指出他們如何藉由晚清以降廣為流行的「新民」和「天演」兩種政治論述,構築出「個人」、「自由」、「自治」和「歷史」四者之間的關係;如何呼籲個人,經由追求一己的自由和自治(「新民」)與把握人類歷史進化(「天演」)的方向,將國家帶往富強與文明的雙重理想境地。

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主題有三。(一)保民、自由與革命:探究晚清及至文革之後,「保民」論述在中國自由與革命主張中的形式與位置。(二)「國家」何物:探究甲午戰後至八年抗戰前,中國知識分子對於「國家」理念及其體現方式的不同理解與詮釋。(三)杜威與中國:探究杜威實驗主義中的民主理念及其於美國思想史上的相關爭議,以及杜威思想在面對中國問題上可能有的意涵。

  • 2012.7 - 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00.4 - 2012.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1994.5 - 2000.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1994.5 - 2000.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楊貞德。1994 年 9 月〈胡適科學方法觀論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 期。頁 129-154。 另收入《解析胡適》。歐陽哲生選編。頁 197-22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年。
  • 楊貞德。1997 年 12 月。〈歷史、論述與「語言」分析:波卡克之政治思想研究方法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7 卷 4 期。頁 151-179。另收入《學術思想評論》。第 9 輯(2003 年 1 月)。頁 431-467。
  • 楊貞德。1999 年 3 月。〈進化與自由--胡適自由主義中的歷史觀及其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 期。頁 257-324。
  • 楊貞德。2000 年 3 月。〈到共產主義之路--陳獨秀愛國主義中的歷史與個人〉。《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6 期。頁 263-338。
  • 楊貞德。2004 年 8 月。〈自由與自治──梁啟超政治思想中的個人〉。《二十一世紀》。 84 期。頁 26-39。另收入《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 北:允晨文化,2005 年)。頁 283-306。
  • 楊貞德。2004 年 12 月。〈自由與限制──梁啟超思想中的個人、禮、與法〉。《臺大歷史學報》。34 期。頁 43-85。
  • 楊貞德。2007年9月。〈歷史視角的選擇-回應溝口先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7期。頁237-244。*轉載於《開放時代》2008年第4期;並收入陳光興、孫歌、劉雅芳編:《重新思考中國革命:溝口雄三的思想方法》(臺北:台灣社會硏究雜誌社出版;唐山發行,2010年)。
  • 楊貞德。2009年。〈自由、自治與歷史-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中的「個人」論述〉。(日文版,土肥步譯,石井剛校閱)。《近代中國研究彙報》。頁27-57。(節自拙作:《轉向自我》書中〈導言-自由、自治與歷史〉章)。 *收入村田雄二郎編:《リベラリズムの中国》(東京:有志社,2011年)。頁145-164。
  • 楊貞德。2009年。〈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臺大歷史學報》。第44期。頁93-152。
  • 楊貞德。2018年。〈不忍政治三詮-康有為從傳統到現代的思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8.1。

  • Yang, Chen-te (12-15 Dec. 2003). “Turning to the Self: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agmatism Made by Hu Shih,” The Proceedings for the UTCP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in the 21st Century ( sponsored by Center for Philosophy,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and The Center for Dewey Studie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vol. 1, pp. 63-82.
  • 楊貞德。2010年11月26日。〈「天生人」與「天上人」-康有為民國時期的天論〉。「造化與造物-現實與想望的交織」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6年11月9日。〈五四的幽靈:八十年代人道主義辯論中的發展與堅持〉。「近代啟蒙脈絡中的思想論爭:倫理與人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7年8月1日。〈文學與革命:從胡適和「人的文學」說起〉。「文學革命一百周年紀念工作坊」。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院。

  • 楊貞德。2004 年 12 月。〈「禮與倫理研究群」專輯前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4 卷 4 期。頁 1-4。

  • 楊貞德。1995 年。〈胡適的自由主義與「修身」的政治觀〉。《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劉述先主編。頁 61-10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楊貞德。1995 年。〈「大社群」:杜威論工業社會中民主的必要及其可行性〉。《政治社群》。陳秀容,江宜樺主編。頁 153-17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 楊貞德。1997 年。〈論梁漱溟文化保守主義中的歷史觀〉。《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 李明輝編。頁 207-26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楊貞德。2004年。〈導言〉。《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歷史篇》。楊貞德編。頁1-2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07年。〈實驗主義、儒家思想與中國民主-郝大維與安樂哲「儒家民主說」的省思〉。《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對比》。李明輝、林維杰編。頁87-12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0年。〈中體西用-晚清朝中禮法爭議及其意涵〉。《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林維杰、邱黃海編。頁313-36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3年。〈人心、制度與歷史:張君勱的憲政思維及其意涵〉。《視域交會中的儒學:近代的發展》。楊貞德編。頁133-19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4年。〈以殘酷為首惡-恐懼、自由主義與普世倫理〉。《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鄭宗義、林月惠編。頁669-701。臺北市:學生書局。 *另以〈以殘酷為首惡-恐懼的自由主義及其跨文化意涵〉為題修訂,收入《人間思想》,第3輯(2015年12月):295-337。
  • 楊貞德。2015年。〈擘畫新國家-試析潘佩珠漢文政論裡的民族主義〉。《東亞視域中的越南》。鍾彩鈞編。頁125-17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7年。〈導言〉。《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傳播者》。楊貞德編。頁1-1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17年。〈國家何物——羅隆基論人權、法治與民主〉。《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傳播者》。楊貞德編。頁117-16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楊貞德。2009年。《轉向自我-近代中國政治思想上的個人》。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北京:三聯書店 2012年。432頁。

  • 楊貞德。2004年12月。〈「禮與倫理研究群」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4期。
  • 劉述先、楊貞德。2007年12月。《理解、銓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83頁。
  • 楊貞德。2013年11月。《視域交會中的儒學:近代的發展》。臺北市:中央研究院。299頁。
  • 楊貞德。2017年12月。《近代東西思想交流中的傳播者》。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315頁。

  • 楊貞德。2002 年。〈導論:「自然權利說」與美國民主〉。《貝克:《論獨立宣言:政治思想史的研究》(Carl Becker,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Ideas)》。彭剛譯。頁 iii-xiii。臺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楊貞德。2002 年 9 月。〈書評論文:胡適愛國主義中「國界」與「是非」的抉擇〉。《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1 期。頁 407-425。
  • 楊貞德。2003 年 6 月。〈書評論文:郝大維與安樂哲論儒家民主〉。《臺大歷史學報》。 31 期。頁 293-310。
  • 楊貞德。2003 年 9 月。「書評:顧紅亮著《實用主義的誤讀-杜威哲學對現代中國哲學的影響》」。《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2 期。頁 320-324。
  • 楊貞德。2010年9月。〈書評:Huang Yong, ed. Rorty, Pragmatism, and Confucianism: With Responses by Richard Rorty〉。《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7期。頁203-215。
  • 楊貞德。2012年6月。〈書評:Fox Brindley, Individualism in Early China: Human Agency and the Self in Thought and Politics〉。《漢學研究》。30卷2期。頁297-306。
  • 楊貞德。2015年3月。〈書評:李淑珍著,《安身立命-現代華人公私領域的探索與重建〉。《思想史》4。頁313-327。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