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麗梅
副研究員
2019 - 行政院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2017 - 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
2015 - 2020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2014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組年輕學者赴國外進修計畫」補助
2010 - 2014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
2009 - Research fellowship and Training Grant in the East Asian Archaeology and Early History, Henry Luce Foundation/ACLS Grants
2006 -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獎勵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獎學金」
2005 -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獎學金」
2002 -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獎學金」
2000 - 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趙廷箴獎學金」
1997 - 趙廷箴文教基金會「趙廷箴獎學金」
研究領域: 古文字學、出土文獻學、先秦兩漢經學
Email : lmpham at gate.sinica.edu.tw
文本思想與漢字體系的互動──我長期關注的焦點。
我的學思歷程從探索先秦思想開始,經由思考儒道關係進一步接觸出土文獻。碩士論文以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新發現的戰國楚簡為對象,選取其中的儒家佚籍,討論先秦介於孔孟之間的心性問題。此後藉由思想義理的追溯,進一步關注經典文本的解釋,且同時注意到與解釋相關的語言文字體系的建立。博士論文以《詩經》為對象,結合郭店、上博、阜陽、熹平等出土文獻,討論上古《詩經》文本書寫的形式,及其在人為抄寫過程中,產生的解釋問題。論文立足於漢字體系的特點,比對《詩經》諸本用字的差異(異文),指出《詩經》文本用字,在人為理解與解釋的過程中,深深受到漢字體系記號化與反記號化的影響,形成變動性與固定性交錯發展的文本。此外又提出「異文組」與「異文組群」的研究方法,這有助於訓解傳世或出土的文獻,在增加對先秦文本用字認識的基礎上,有效地建立一套解讀經典或考釋古文字的理論與方法。
未來的研究將延續博士論文所開展的議題,大體上集中在兩個方面:一,結合大量古文字材料,深入思考漢字體系的特質,以及漢字與漢語之間的關係,並且與世界的古文字進行系統性的比較,以期由跨文明的比對中,獲得對自我體系更深入的認識。二,結合出土文獻,全面整理《周易》、《尚書》、《詩經》等經典字詞,逐一分析其聲符字形與詞義之間分層、離合、轉換等複雜的關係,以期建立上古經典的訓詁體系,並由此回應東、西方關於「閱讀習慣」等的議題。
鑒於近幾十年來,大量出土資料不斷問世,就目前出土材料的內容而言,它不僅僅可以提供給古文字學作直接的研究,更可以作為經學、思想、史學、文學等各領域以深入分析的參考,我的研究希冀能有效地整理這些出土材料,以供學術界作更精深的研究。
- 2016.8 - 迄今 中央研院院中文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16.9 - 2017.8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訪問學者
- 2011.1-2011.5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訪問與講學學者
- 2010.3 - 2016.8 中央研院院中文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09.4 - 2010.2 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博士後研究
- 2008.1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 2002.1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 1998.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學士
- 范麗梅,2008,〈簡帛文獻與《詩經》書寫文本研究〉,共562頁,中國文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
- 范麗梅,2002,〈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共422頁,中國文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
- 范麗梅,accepted,清華簡〈耆夜〉疑難字詞考釋與全篇內容解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CUHK Tier-1)
- 范麗梅,accepted,〈郭店寫本引《詩》與儒學經典詮釋意義的形成〉,《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57期。(THCI)
- 范麗梅,2022,清華簡〈厚父〉疑難字詞考釋與全篇內容解讀,《漢學研究》,40(3), 209-250。(THCI)
- 范麗梅,2020,戰國與西漢〈緇衣〉文本詮釋的差異比較三則,《臺大文史哲學報》,第93期,頁29-64。(THCI)
- 范麗梅,2019,〈經史子脈絡下的「經學」發展省思——重讀胡適與錢穆的一個觀點〉,《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2卷第4期,頁133-164。
- 范麗梅,2018,或極焉生──上博〈亙先〉宇宙化生作用的三個面向,《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5卷,頁169-216。
- 范麗梅,2015,〈《詩經・大雅・生民》「克岐克嶷」解〉,《國學新視野》,總19期,頁52-55。
- 范麗梅,2015,郭店〈太一生水〉「 」字的語文分析與思想義蘊,《漢學研究》,第33卷第2期,頁195-226。(THCI)
- 范麗梅,2015,〈委蛇與威儀──戰國竹簡與經典詮釋中的身體思維〉,《饒宗頤國學院院刊》,第2期,頁119-175。
- Lee-moi Pham,Kuan-yun Huang, 2014, “Newly Excavated Texts in the Digital Age: Reflections on New Resources”, EARLY CHINA, 37, 551-565.
- 范麗梅,2014,釋「弁」與「變」──簡帛〈五行〉多層次的身心書寫,《漢學研究》,第32卷,第1期,頁1-38。(THCI)
- 范麗梅,2014,〈閱讀「鶉之奔奔」──《詩經》引用與注解的多層詮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8期,頁1-38。
- 范麗梅,2013,節節蹇蹇、永思喟如──郭店〈性自命出〉亟治德的身心氣書寫,《清華學報》,新43卷第1期,頁53-96。(THCI)
- 范麗梅,2012,〈簡帛文獻用字與閱讀習慣研究綜述〉,《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頁3-16。(A&HCI)
- 范麗梅,2011,〈「數位時代的出土文獻」專輯弁言〉,《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1卷第2期,頁1-7。
- 范麗梅,2007,〈楚簡文字零釋〉,《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頁67-88。(THCI)
- 范麗梅,2006,〈由從「 」諸字論金文「盭」與楚簡「 」字〉,《中國文學研究》,第22期,頁1-28。
- 范麗梅,2004,〈論鄂君啟節「凥」字〉,《中國文學研究》,第18期,頁1-22。
- 范麗梅,2001,論郭店竹書與〈易傳〉之天道思想,《中國文學研究》,第15期,頁1-20。
- 范麗梅,2024,言行名作——從上博楚簡〈亙先〉論經典經學的建構,發表於「跨學科跨領域視野下的經典與經學」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4-11-11 ~ 2024-11-12。
- 范麗梅,2024,從清華簡〈五紀〉之「梪」說上博〈亙先〉之「䛠」與「主」,發表於「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24:簡帛.經典.古史」,香港: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2024-10-26 ~ 2024-10-27。
- 范麗梅,2024,論馬王堆《黃老帛書》「善之法則」與上博〈亙先〉「先者有善」,發表於馬王堆漢墓考古發掘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湖南:湖南博物院、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等,2024-08-18 ~ 2024-08-19。
- 范麗梅,2023,上博〈亙先〉「言名」之作為方法,發表於跨領域哲學研究、教學與社會實踐:台灣哲學學會 2023 年學術研討會,高雄:台灣哲學學會,2023-12-08 ~ 2023-12-09。
- 范麗梅,2023,上博〈亙先〉「凡言名先者有疑罔言之後者校比焉」釋讀,發表於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23·新出土戰國秦漢簡牘文獻研究,武漢: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2023-10-24 ~ 2023-10-25。
- 范麗梅,2023,〈「虛屬」的經學建構——從子學史學思想進入討論的一種嘗試〉,發表於第十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中國經學研究會,2023-09-22 ~ 2023-09-23。
- 范麗梅,2023,〈從先秦兩漢宇宙觀閱讀《史記.天官書》書寫的意義〉,發表於New Perspectives on the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捷克:Oriental Institute,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2023-07-03 ~ 2023-07-04。
- 范麗梅,2022,清華簡〈赤鵠之集湯之屋〉疑難字詞考釋,共13頁,發表於How Can We Talk about the Ritual of Yin?——Warring States Perceptions of Shang Civiliz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Tsinghua Manuscripts,美國: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Carolina Asia Center,2022-12-02 ~ 2022-12-04。
- 范麗梅,2022,自厭不自忍──上博〈亙先〉展現的宇宙生成與政治思想,共28頁,發表於語文.思想.政治——多學科的經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2-11-10 ~ 2022-11-11。
- 范麗梅,2022,「獨」與「與」──上博〈亙先〉所涉儒道思想公共話語的關鍵詞,共29頁,發表於關鍵字的承啟:儒學與語文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2022-06-24。
- 范麗梅,2021,儀式中的詩與詩經——清華簡〈耆夜〉的解讀與試探,發表於「詩與詩經——寫本時代的經學與文學(文本細讀)」工作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1-12-02 ~ 2021-12-03。
- 范麗梅,2021,〈披言以求道──寫本視野下的經學研究〉,發表於第十二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國經學研究會、政治大學中文系、中研院文哲所、古籍保護學會等,2021-11-20 ~ 2021-11-21。
- 范麗梅,2019,〈意義探取與經典形成——從孟荀一致的觀點說起〉,發表於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ast Asian Philosophy conference,東京: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ast Asian Philosophy,2019-12-14 ~ 2019-12-15。
- 范麗梅,2019,清華簡〈厚父〉字詞考釋與全篇串解,發表於「《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第十二次研讀班」,臺北:科技部人社中心2019年補助,2019-12-28。
- 范麗梅,2018,出土與傳世〈緇衣〉「君子言有物,行有格」章的詮釋差異,發表於出土文獻與域外漢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8-11-10 ~ 2018-11-11。
- 范麗梅,2018,清華簡〈傅說之命〉關鍵字詞與關鍵議題,發表於「古史的建構與解構」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8-06-28 ~ 2018-06-29。
- 范麗梅,2016,〈映影、薄擊、攖繫──郭店楚簡與上古宇宙觀的身心通貫〉,發表於2016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6-06-05。
- 范麗梅,2014,〈郭店《老子》「寵辱若驚」的釋讀與語境 (A New Reading of Laozi Chapter 13, Based on Evidence from the Guodian Manuscripts)〉,發表於Annual Meeting of the AOS Western Branch,史丹佛:Stanford University,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2014-10-30 ~ 2014-11-01。
- 范麗梅,2014,〈說郭店楚簡中的「型」〉,發表於「百家爭鳴新論題」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百家爭鳴」青年學者論壇,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研究所,2014-07-05 ~ 2014-07-06。
- 范麗梅,2014,〈委蛇與威儀──戰國竹簡與經典詮釋的身體思維〉,發表於王叔岷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05-24 ~ 2014-05-25。
- 范麗梅,2013,清華簡〈耆夜〉佚詩「紝仁兄弟」考,發表於清華簡與《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饒宗頤國學院、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香港浸會大學孫少文伉儷人文中國研究所、中國詩經學會,2013-11-01 ~ 2013-11-03。
- 范麗梅,2013,清華簡〈金縢〉「王弗豫有遲」考,發表於簡帛文獻與古代史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論壇,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3-10-19 ~ 2013-10-20。
- 范麗梅,2013,〈亦既見止亦既覯止──儒學經典詮釋中意義的形成〉,發表於經學與社會應用(Confucian Canon Studies and its Social Applications),德國特里爾: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2013-07-27 ~ 2013-07-28。
- 范麗梅,2012,〈金心在中不可匿──郭店楚簡與先秦辱患中的身心試煉〉,發表於「透視苦難:概念與表述」學術座談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08-27。
- 范麗梅,2012,或極焉生──上博〈亙先〉體用化生的三種類型,發表於簡帛文獻對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論啓示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2012-06-28 ~ 2012-06-30。
- 范麗梅,2012,同出而異生──上博楚簡〈亙先〉上篇箋釋,發表於第十四屆「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系,2012-05-04 ~ 2012-05-05。
- 范麗梅,2012,節節蹇蹇、永思喟如──楚簡〈性自命出〉亟治德的身心氣書寫,發表於兩岸氣論與中國哲學研討會,北京: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臺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2012-01-07 ~ 2012-01-08。
- 范麗梅,2011,〈《詩經》「鶉之奔奔」引用與注解的多層詮釋〉,發表於第二屆海峽兩岸國學論壇:《詩經》研究──學術.生活.展望,廈門:廈門篔簹書院、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臺灣中研院文哲所,2011-11-12 ~ 2011-11-13。
- 范麗梅,2011,從溫弁到勉變──簡帛〈五行〉身心書寫的儒學史位置,發表於秦漢經學國際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1-11-23 ~ 2011-11-25。
- 范麗梅,2011,釋「中實以返喻」──〈慎子曰恭儉〉與《孟》《莊》思想,發表於【簡帛.經典.古史研究】國際論壇,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浸會大學中國傳統文化中心,2011-11-30 ~ 2011-12-02。
- 范麗梅,2011,由異文組群掘發詮釋層次──從《詩經》「鶉之奔奔」 到〈五行〉「顏色容貌溫弁也」,發表於張舜徽百年誕辰紀念暨中國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1-06-22 ~ 2011-06-23。
- 范麗梅,2010,〈釋楚簡台司混合諸字──兼論用字習慣〉,共21頁,發表於出土文獻與社會思想史學術研討會,大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2010-10-16 ~ 2010-10-17。
- 范麗梅,2010,〈釋台──兼論上古方言寫詞與經典解釋〉,共12頁,發表於Workshop“Orthodoxy and Schools of Thought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Confucian Canon Studies”(「正統與流派──歷代儒家經典之轉變」國際學術研討會),慕尼黑:Munich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Sinology(慕尼黑大學漢學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辦,2010-07-24 ~ 2010-07-25。
- 范麗梅,2010,郭店〈成之聞之〉若干引《書》的詮釋問題,共20頁,發表於中、日、韓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合辦,2010-05-27 ~ 2010-05-28。
- 范麗梅, 2009, “Groups of textual variants from the written texts of the Book of Odes: A case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xcavated Manuscrip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Book of Odes, 芝加哥: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2009-09-12 ~ 2009-09-13.
- 范麗梅,2008,〈《詩經.大雅.生民》「克岐克嶷」解──兼論古文字「允」、「矣」同源〉,發表於先秦文本與出土文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8-12-27 ~ 2008-12-28。
- 范麗梅,2008,上博〈孔子詩論〉「詩無 志,樂無 情,文無 言」考評,發表於第二屆中文系研究生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8-04-28 ~ 2008-04-30。
- 范麗梅,2007,〈上博楚簡考釋四則〉,發表於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芝加哥大學顧立雅古文字學中心,2007-11-10 ~ 2007-11-11。
- 范麗梅,2007,從簡帛〈五行〉「疋膚膚」論儒家與《詩》、《易》相關道德境界的解釋,發表於中日博士生學術研討會──第二屆東亞經典詮釋中的語文分析學術研討會,臺北:北海道大學、東北大學、政治大學、文獻與詮釋研究論壇,2007-07-20 ~ 2007-07-21。
- 范麗梅,2003,〈從郭店楚簡看子思學派與《易》學的關係〉,共10頁,發表於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臺北:社圑法人中華民國易經學會,2003-11-06 ~ 2003-11-12。
- 范麗梅,accepted,〈從出土寫本反省經學思想研究的理據與方法〉,劉滄龍主編編,《漢字思維與跨文化哲學——方法的反省》,頁32,臺北:政大出版社。
- 范麗梅,accepted,〈從反省「經學史學化」開展現代經學研究芻議〉,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十二届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臺北:萬卷樓。
- 范麗梅,2018,〈簡帛文字「羴如」與「疋膚膚」考釋〉,蔡長林編,《林慶彰教授七秩華誕壽慶論文集》,頁535-543,臺北:萬卷樓。
- 范麗梅,2013,允中與允信──郭店〈成之聞之〉引《書》的雙層詮釋,陳廖安、楊如雪、黃麗娟編,《出土文獻文字與語法研讀論文集》,頁157-187,臺北:萬卷樓。
- 范麗梅,2013,中實返喻與喻而知之──〈慎子曰恭儉〉、〈五行〉與孟莊身心思想,陳致編,《簡帛.經典.古史》,頁353-38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范麗梅,2011,〈上博楚簡考釋四則〉,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編,《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頁697-708,臺灣: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范麗梅,2010,上博楚簡〈孔子詩論〉與〈子羔〉篇性質小議,上海社會科學院《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編輯委員會編,《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七輯)》,頁008-022,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范麗梅,2007,郭店楚簡〈六德〉「仁類蔑而束」相關段落釋讀,丁四新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頁448-465,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 范麗梅,2004,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譯,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頁163-180,上海:上海書店。
- 范麗梅,2017,《言者身之文--郭店寫本關鍵字與身心思想》,共446頁,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范麗梅,2023,《離詞、辨言、聞道──古典研究再出發》,共557頁,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范麗梅、黃冠雲,楊惠君譯,2015,《朱熹與大學:新儒學對儒家經典之反思》,共172頁,臺北:萬卷樓。
- 范麗梅、黃冠雲,黃聖松等譯,2013,夏含夷著《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共213頁,臺北:萬卷樓。
- 范麗梅,2016,《文本相重與義理建構──清華簡〈傅說之命〉三篇思想研究》,科技部委託。
- 范麗梅,2015,《寫本字詞中的身心思想──簡帛文獻的多層次表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
- 范麗梅,2014,《宇宙‧身心‧治政──楚簡〈亙先〉語文與思想交叉解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
- 范麗梅,2013,《寫本的詮釋層次與儒學的發展曲折:簡帛〈五行〉的多視域闡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
- 范麗梅,2012,《經典書寫文本與上古方言寫詞研究─以楚簡、楚方言為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
- 范麗梅,2011,經典解釋與漢字聲符研究──以出土《周易》文獻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
- 范麗梅,2007,〈沈建華編:《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3期,頁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