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鍾彩鈞

鍾彩鈞

兼任研究員

1995 -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研究領域: 宋明理學


Email : chungtc at gate.sinica.edu.tw

我研究宋明理學三十餘年,對二程、朱子、陽明、劉蕺山等重要理學家,以及一些次要理學家作過研究。著有《王陽明思想之進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Hea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si 等。我的研究方法與較具體的成績是整理理學家的思想體系,表彰其成就與特色。目前更進而探討宋明理學的基本問題,如理氣概念、合理性、頓悟的詮釋,並論述理學家生活的各個層面,如政治、社會、文化活動等等。

宋明理學作為哲學學門的一個分支,其研究是循著一定的行規與解釋理路來進行的。但理學家作為生活於數百年前的「全方位的人」,可以提供給我們更多的生活資源。我設定的目標是理學家的哲學與生活的研究。由於詩文集的自述性格,全面涉覽,其思想與生活便能全幅呈現。我的研究在形態上是對詩文集已記載的資料加以選錄解釋,在方法上也是先求掌握資料,可能的話再對於現代的研究理論加以採擇運用。

我在2019年8月1日退休,退休前後的工作是把多年積累的論文整理出版。今已出版第一本:《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

  • 1995.8 - 2019.8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06.2 - 2012.2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所長
  • 1997.6 - 2002.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代理主任
  • 1990.8 - 1995.8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1987.8 - 1990.7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1983.8 - 1984.7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師
  • 1980.8 - 1982.7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助教

  • 鍾彩鈞撰。1990 年。《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博士論文。

  • 鍾彩鈞。1979 年 11 月。〈李二曲(顒)思想概說〉。《孔孟月刊》。18 卷 3 期。頁 16-19。
  • 鍾彩鈞。1980 年 4 月。〈李二曲思想概說〉。《陝西文獻》。41 期。頁 5-10。
  • 鍾彩鈞。1991 年 3 月。〈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 期。頁 413-450。
  • 鍾彩鈞。1991 年 9 月。〈王叔岷先生學行簡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 卷 3 期=總 3 期。頁 79-100。
  • 鍾彩鈞。1992 年 3 月。〈二程本體論要旨探究-從自然論向目的論的展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 期。頁 385-422。
  • 鍾彩鈞。1993 年 6 月。〈陽明思想中儒道的分際與融通〉。《鵝湖學誌》。8 期。59-78 頁。
  • 鍾彩鈞。1993 年 3 月。〈《白虎通》與《伊川易傳》天人觀的比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 期。頁 575-603。
  • 鍾彩鈞。1994 年 3 月。〈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 期。頁 441-476。
  • 鍾彩鈞。1995 年 3 月。〈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 期。頁 199-220。
  • 鍾彩鈞。1995 年 3 月。〈中西哲學史上道德與自我的關係舉隅〉。《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5 卷 1 期=總 17 期。頁 37-45。
  • 鍾彩鈞。1995 年 9 月。〈上海復旦大學藏《整菴續稿》及其價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5 卷 3 期=總 19 期。頁 137-141。
  • 鍾彩鈞。1996 年 3 月。〈羅整菴的經世思想與其政治社會背景〉。《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8 期。頁 197-226。
  • 鍾彩鈞。1996 年 10 月。〈臺灣地區近五年來的儒學研究〉。《國際儒學研究》。2 輯。 頁 285-293。
  • 鍾彩鈞。1996 年 12 月。〈羅整菴的心性論與工夫論〉。《鵝湖學誌》。17 期。頁 41-73。
  • 鍾彩鈞。1997年3月。〈吳康齋的生活與學術〉。《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0期。頁269-316。
  • 鍾彩鈞。1998 年 9 月。〈錢緒山及其整理陽明文獻的貢獻〉。《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 卷 3 期=總 31 期。頁 69-89。
  • 鍾彩鈞。1998 年 9 月。〈泰州學者顏山農的思想與講學──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 《中國哲學》。19 輯。頁 22-44。
  • 鍾彩鈞。2000 年 9 月。〈楊慈湖心學概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7 期。頁 289-338。
  • 鍾彩鈞。2001年9月。〈湛甘泉哲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期。頁345-405。
  • 鍾彩鈞。2001 年 10 月。〈李光地哲學思想概述〉。《清代學術研究通訊》。5 期。頁 27-42。
  • 鍾彩鈞。2003 年 6 月。〈《四庫全書》劉宗周著作初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3 卷 2 期=總 50 期。頁 69-89。
  • 鍾彩鈞。2004年3月。〈來知德哲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4期。頁217-251。
  • 鍾彩鈞。2004 年春季號。〈呂涇野思想研究〉。《中山人文學報》。18 期。頁 1-28。
  • 鍾彩鈞。2007 年 6 月。〈謝上蔡、李延平與朱子早年思想〉。《清華學報》。31 卷 1 期。 頁 35-73。
  • 鍾彩鈞。2008 年 3 月。〈聶雙江《困辯錄》的經典詮釋〉。《中國詮釋學》。5 輯。頁 201-225。
  • 鍾彩鈞。2008 年 6 月。〈黃宗羲《明儒學案》的異本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18 卷 2 期=總 70 期。頁 111-121。
  • 鍾彩鈞。2008 年 7 月。〈聶雙江心體觀探究──以《幽居答述》為中心〉。《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 卷 4 期。頁 17-24。
  • 鍾彩鈞。2010年7月。〈王龍溪的本體論與工夫論〉。《東海中文學報》22期。頁93-124。
  • 鍾彩鈞。2011年12月。〈《孟子》「口之於味」章的宋明詮釋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37卷6期總號438。頁2-8。
  • 鍾彩鈞。2016年12月。〈詮釋再詮釋─談劉述先先生的意義哲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6卷4期,頁43-50。
  • 鍾彩鈞。2017年6月。〈黎貴惇有關中越文化交流的論述:以《芸臺類語》與《見聞小錄》為範圍〉《中正漢學研究》29期:頁147-172。
  • 鍾彩鈞。2017年12月。〈狄培理與經典教育〉《當代儒學研究》23期:頁1-19。

  • 鍾彩鈞。1988 年 12 月。〈陽明思想中天人關係之發展及其實踐意義〉。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 鍾彩鈞。1989 年 1 月。〈二程對孟子知言養氣章闡釋之分析〉。宋代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1989 年 11 月。〈劉逢祿公羊學概述〉。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市: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1990 年 12 月。〈錢賓四先生理學研究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1 年 8 月。〈陽明思想中儒道的分際與融通〉。第十屆中國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韓國漢城:韓國中國學會。
  • 鍾彩鈞。1992 年 5 月。〈朱子學派尊德性道問學問題研究〉。國際朱子學會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2 年 12 月。〈宋翔鳳的微言大義說〉。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3 年 3 月。〈王陽明的無善無惡說〉。一九九三年浙東學術國際研討會。 寧波市:浙江省社會科學院、寧波大學。
  • 鍾彩鈞。1993 年 8 月。〈孟子思想與聖賢傳說的關係〉。第八屆國際中國哲學會議。 北京市:北京大學、國際中國哲學會。
  • 鍾彩鈞。1993 年 12 月。〈宋翔鳳的生平與師友〉。第一屆國際暨第三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市: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所。
  • 鍾彩鈞。1994 年 5 月。〈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孟子國際研討會。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4 年 7 月。〈葛瑞漢教授的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主辦。
  • 鍾彩鈞。1994 年 12 月。〈中西哲學史上道德與自然的關係舉隅〉。人文與社會科學方法的哲學反思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5 年 9 月。〈臺灣學者對劉蕺山學術思想的研究(一)〉。劉蕺山研究的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 鍾彩鈞。1995 年 10 月。〈西方朱子學論著二種述評〉。國際朱子學術討論會。黃山市: 上饒朱子學會、黃山市社聯。
  • 鍾彩鈞。1995 年 12 月。〈高拱的經學思想〉。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6 年 5 月。〈劉蕺山的孟子學〉。劉蕺山學術思想討論會(二)。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6 年 8 月。〈顏山農的思想與講學──儒學的民間化與宗教化〉。儒家教育理念與人類文明國際研討會。長沙市:湖南大學岳麓書院文化研究所。
  • 鍾彩鈞。1997 年 9 月。〈日本現代的朱子學研究〉。日本近現代儒學研討會。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8 年 5 月。〈孟子性善論的詮釋問題〉。孟子學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8 年 12 月。〈胡方平、一桂父子對《易學啟蒙》的詮釋〉。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9 年 8 月。〈儒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以湛甘泉《參贊事略》為例〉。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現代詮釋研討會。美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史丹福大學中華語言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基金會。
  • 鍾彩鈞。1999 年 9 月。〈耿天臺與孔孟之學〉。孔子學術國際會議。臺北市:鵝湖雜誌社、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中國哲學研究中心、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2000 年 11 月。〈朱子的高蹈思想〉。朱子學與東亞文明研討會。臺北市:漢學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2000 年 12 月。〈參同契哲學史研究(一)〉。儒釋道三教關係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2001 年 11 月。〈生活的儒學──呂涇野思想研究〉。宋明理學中的關學研究研討會。臺北市:政治大學哲學系。
  • 鍾彩鈞。2002 年 8 月。〈呂涇野對二程哲學的闡釋〉。二程洛學與實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洛陽市:洛陽大學。
  • 鍾彩鈞。2002 年 10 月。〈陳白沙的自得與自然之學〉。明清文學與思想中的主體意識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2 年 11 月。〈游酢的經學思想〉。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2 年 12 月。〈道德與生命──孟子養氣說的現代詮釋〉。主題演講。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香港: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
  • 鍾彩鈞。2003 年 11 月。〈李光地的易學〉。清代經學與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北京市: 清華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佛光大學。
  • 鍾彩鈞。2004 年 3 月。〈李光地的易學思想〉。第三屆國際暨第八屆清代學術討論會。 高雄市: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04 年 8 月。〈朱子學的普遍性與特殊性──以李光地的朱子學為例〉。第 24 屆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漢城:韓國中國學學會主辦。
  • 鍾彩鈞。2005 年 3 月。〈謝上蔡、李延平與朱子早年思想〉。儒家與中國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吉隆坡: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中文系畢業生協會聯辦。
  • 鍾彩鈞。2005 年 9 月。〈李光地的儒學思想〉。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武漢: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主辦。
  • 鍾彩鈞。2006 年 2 月。〈《周易折中‧易學啟蒙及附論》略探〉。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主辦。
  • 鍾彩鈞。2006 年 9 月。〈儒學與家族倫理〉。2006 中國衢州國際儒學論壇。衢州:衢州市政府、浙江省社會科學院主辦。
  • 鍾彩鈞。2006 年 12 月。〈朱子與艮齋的倫理思想〉。2006 年度艮齋學國際學術會議。 韓國全州:艮齋學會主辦。
  • 鍾彩鈞。2007 年 5 月。〈聶雙江《困辯錄》的詮釋〉。兩岸三地詮釋學與經典解釋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世新大學人社學院、臺大「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主辦。
  • 鍾彩鈞。2007 年 6 月。〈聶雙江《困辯錄》的詮釋〉。中國與東亞的理學國際研討會。 法國里昂:法國人文高師主辦。
  • 鍾彩鈞。2007 年 9 月。〈羅念菴的心性論〉。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第二次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7 年 10 月。〈陸象山與王龍溪的心性論--勞思光方法論的運用與省思〉。 哲學詮釋、文化批判與詩藝探索──勞思光教授八十大壽學術會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華梵大學哲學系合辦。
  • 鍾彩鈞。2007 年 11 月。〈黃宗羲《明儒學案》的異本問題〉。再造與衍義──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淡江大學漢語文獻研究所合辦。
  • 鍾彩鈞。2007 年 11 月。〈羅近溪的性情論〉。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8 年 6 月。〈黃梨洲的形上思想〉。第四屆國際暨第九屆全國清代學術研討會。高雄市: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08 年 9 月。〈羅念菴的經學〉。經學與中國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成都: 四川師範大學。
  • 鍾彩鈞。2009 年 6 月。〈高景逸的易學思想〉。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研討會。上海: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09 年 6 月。〈黎貴惇《大越通史》的文化意識〉。越南儒學與東亞文化國際研討會。河內:越南社會科學院哲學院。
  • 鍾彩鈞。2009 年 11 月。〈王龍溪的工夫論〉。陽明學派國際學術研討會。杭州:浙江省社會科學院、中國計量學院、浙江省儒學學會合辦。
  • 鍾彩鈞。2009 年 12 月。〈王龍溪的本體論與工夫論〉。《心體與性體》出版四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10年6月。〈李見羅的止修思想〉。宋明理學學術會議2010—黃宗羲四百週年誕辰紀念。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10年10月。〈越南本《周易》的文獻探討〉。「東亞的思想與文化:越南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1年1月。〈顧涇陽管東溟人性之辯〉。「宋明理學學術會議2011─朱子誕辰880週年紀念」。中壢: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11年7月。〈《孟子》「口之於味」章的宋明詮釋及其現代意義〉。「二十一世紀東洋思想哲學任務的省思」學術研討會。東京:財團法人國際研修交流協會。
  • 鍾彩鈞。2011年9月。〈越南本《周易》內容研究〉。「越南儒學傳統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越南順化:越南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1年10月。〈《孟子》「口之於味」章的宋明詮釋及其現代意義〉。「朱子學論壇」。臺北:臺灣朱子學會。
  • 鍾彩鈞。2011年11月。〈晚明關於人性的辯論〉。2011明清研究前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 鍾彩鈞。2012年6月。〈高景逸學思歷程研究〉。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 鍾彩鈞。2012年10月。〈越南與中國模型〉。越南儒學與近代東亞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花蓮:慈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
  • 鍾彩鈞。2012年12月。〈《周易》與明代理學〉。2012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臺中市: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2013年10月。〈陸世儀的應用儒學〉。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華至聖先師孔子協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2014年1月。〈荒木見悟的明代思想研究〉。王陽明逝世485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浙江紹興:紹興市政府、浙江省社科院陽明學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14年5月。〈王龍溪〈大學首章解義〉考釋〉。王叔岷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2014年6月。〈王龍溪〈大學首章解義〉考釋〉。理學與嶺南社會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廣州: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哲學系。
  • 鍾彩鈞。2014年7月。〈薛敬軒哲學思想研究〉。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賀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4年9月。〈從證人社、姚江書院談世界倫理運動的問題〉。第三屆當代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儒學與當代文明。中壢市: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中國文學系、哲學研究所、信義房屋。
  • 鍾彩鈞。2014年10月。〈黃梨洲哲學思想通論〉。第三屆國際陽明學研討會。浙江餘姚: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餘姚市人民政府。
  • 鍾彩鈞。2015年8月。〈《周易‧繫辭傳》的人文主義〉。第35次韓國中國學會國際學術大會。首爾:韓國中國學學會主辦。
  • 鍾彩鈞。2015年9月。〈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中國哲學史經典的正反批判和交錯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5年11月。〈高景逸《朱子節要》與心學〉。2015心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兩岸心學論壇-甘泉學與當代社會。廣州:廣東省嶺南心學研究會。
  • 鍾彩鈞。2016年5月。〈從《周易》抄本談越南經學的幾個面相〉。文獻與進路:越南漢學工作坊。嘉義:中正大學中文系。
  • 鍾彩鈞。2016年6月。〈劉蕺山思想的演變──以四庫本《學言》為中心〉。天崩地解的書寫與反思:晚明清初的文化思潮與現代性工作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6年10月。〈《周易》憂患意識與龍場之悟〉。貴陽修文第五屆國際陽明文化節暨龍場論壇。貴州貴陽修文:陽明文化節組委會主辦。
  • 鍾彩鈞。2016年12月。〈黎貴惇有關中越文化交流的論述〉。「文化交流與觀照想像:中國文哲研究的多元視角」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7年4月。〈顧憲成東林講學的精神〉。曲阜論壇—中華傳統文化與兩岸社會發展論壇。山東曲阜:至聖孔子基金會主辦。
  • 鍾彩鈞。2017年5月。〈顧憲成的溝通理論〉。文化理性的批判與哲學理性的辯護—勞思光教授九十冥壽學術會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主辦。
  • 鍾彩鈞。2017年8月。〈陽明學的萬物一體說〉。陽明學文獻與思想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
  • 鍾彩鈞。2017年11月。〈顧憲成東林講學的精神〉。張栻朱熹與儒家會講傳統紀念--朱張會講85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長沙:湖南大學岳麓書院主辦。
  • 鍾彩鈞。2017年11月。〈陽明學的萬物一體說〉。東亞三國陽明學的開展國際學術大會。首爾:成均館大學校東洋哲學系主辦。
  • 鍾彩鈞。2018年8月。〈惲日初思想研究〉。劉宗周與明清之際儒學—紀念劉宗周誕辰440周年學術研討會。北京: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主辦。
  • 彩鈞。2018年8月。〈唐君毅論明代理學〉。宋明理學國際論壇—暨上海儒學院第二屆年會。上海: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上海儒學院主辦。
  • 鍾彩鈞。2018年10月。〈胡敬齋思想研究〉。2018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中壢: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主辦。

  • 鍾彩鈞。1989 年 8 月。〈二程對孟子知言養氣章闡釋之分析〉。《宋代文學與思想》。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主編。頁 597-626。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 鍾彩鈞。1989 年 3 月。〈陽明思想中天人關係之發展及其實踐意義〉。《陽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編。頁 155-176。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鍾彩鈞。1989 年 11 月。〈劉逢祿公羊學概述〉。《第一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編。頁 157-180。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 鍾彩鈞。1992 年 5 月。〈錢賓四先生理學研究的檢討〉。《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鍾彩鈞主編。頁 509-54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3 年 5 月。〈朱子學派尊德性道問學問題研究〉。《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 鍾彩鈞主編。頁 1271-130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3 年 6 月。〈郭象慧能與陽明的無善無惡說〉。《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頁 611-646。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 鍾彩鈞。1993 年 11 月。〈宋翔鳳的生平與師友〉。《第一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97-224。高雄市: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 鍾彩鈞。1994 年 6 月。〈宋翔鳳學術及思想概述〉。《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編委會主編。頁 353-38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4 年 7 月。〈葛瑞漢教授的中國古代哲學研究〉。《吳大猷院長榮退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謝雲生,吳美惠主編。頁 315-32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 鍾彩鈞。1995 年 5 月。〈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黃俊傑主編。頁 1-1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6 年 6 月。〈高拱的經學思想〉。《明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林慶彰, 蔣秋華主編。頁 463-483。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8 年 5 月。〈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導言〉。《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頁 v-x。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8 年 5 月。〈劉蕺山與黃梨洲的孟子學〉。《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鍾彩鈞主編。頁 367-40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8 年 5 月。〈臺灣學者對劉蕺山學術思想的研究──哲學理論及其他〉。《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鍾彩鈞主編。頁 581-58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9 年 1 月。〈楊慈湖易學概述〉。《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頁 179-216。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 鍾彩鈞。1999 年 5 月。〈現代日本學者有關中國朱子學研究之概況〉。《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日本篇》。黃俊傑主編。頁 333-37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9 年 12 月。〈儒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以湛甘泉《參贊事略》為例〉。《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鍾彩鈞主編。頁 491-520。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2000 年 10 月。〈胡方平、一桂父子對朱子《易》學的詮釋〉。《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楊晉龍主編。頁 195-235。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2002 年 6 月。〈導論〉。《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鍾彩鈞主編。頁 i-xii。 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02 年 6 月。〈朱子的高蹈生活〉。《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鍾彩鈞主編。 頁 263-298。臺北市:漢學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02 年 11 月。〈呂涇野宋四子抄釋研究〉。《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頁 459-484。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 鍾彩鈞。2004 年 7 月。〈李光地的易學思想〉。《第三屆國際暨第八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編印。頁 359-375。高雄市: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 鍾彩鈞。2004 年 12 月。〈陳白沙的自得與自然之學〉。《明清文學與思想中的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鍾彩鈞、楊晉龍主編。頁 55-8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5 年 3 月。〈道德與生命──孟子養氣說的文化意涵〉。《文化自覺與社會發展──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論文集》。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籌備委員會主編。頁 49-53。香港:商務印書館。
  • 鍾彩鈞。2005 年 11 月。〈李光地易學方法略論〉。《清代經學與文化》。彭林編。頁 9-26。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鍾彩鈞。2006 年 10 月。〈游酢的經學思想〉。《宋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蔣秋華、 馮曉庭主編。頁 69-10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6 年 12 月。〈《周易折中‧易學啟蒙及附論》略探〉。《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黃俊傑、林維杰主編。頁 1-40。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 鍾彩鈞。2007 年 6 月。〈李光地的儒學志業〉。《人文論叢 2006 年卷》。馮天瑜主編。 頁 622-633。武漢市:武漢大學出版社。
  • 鍾彩鈞。2009 年 3 月。〈羅念菴論家族與道德〉。《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編委會主編。頁 219-236。臺北市:大安出版社。
  • 鍾彩鈞。2009 年 6 月。〈羅念菴的經學〉。《經學與中國哲學》。頁 423-434。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鍾彩鈞。2009 年 9 月。〈論孔廟的祭祀與經營〉。《孔孟學術思想──孔子二五五九週年誕辰紀念特刊》。頁 7-25。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 鍾彩鈞。2009 年 12 月。〈論羅近溪的歸宗儒學〉。《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 ──學術思想篇》。鍾彩鈞主編。頁 101-13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0 年 4 月。〈陸象山的心性論--勞思光方法論的運用〉。《萬戶千門任卷舒──勞思光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劉國英、伍至學、林碧玲合編。頁 53-79。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鍾彩鈞。2010年10月。〈高景逸的易學思想〉。《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頁533-55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鍾彩鈞。2010年12月。〈羅念菴的宗教意識〉。《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體用修證篇》。鍾彩鈞、周大興主編。頁57-7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1年9月。〈李見羅的止修思想〉。《黃宗羲與明末清初學術》。楊祖漢、楊自平主編。頁273-321。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出版中心。
  • 鍾彩鈞。2012年12月。〈黎貴惇《大越通史》的文化意識〉。《黎貴惇的學術與思想》。鍾彩鈞主編。頁57-8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3年10月。〈高景逸學思歷程研究〉。2013年10月。《東亞視域中的儒學:傳統的詮釋》。鍾彩鈞主編。頁119-149。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 鍾彩鈞。2014年6月。〈薛敬軒哲學思想研究〉。《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鄭宗義、林月惠主編。頁273-303。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 鍾彩鈞。2015年5月。〈王龍溪〈《大學》首章解義〉考釋〉。《王叔岷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451-470。臺北市: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鍾彩鈞。2015年8月。〈前言〉。《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論文集》。鍾彩鈞主編。頁1-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5年8月。〈陸世儀的應用儒學〉。《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論文集》。鍾彩鈞主編。頁173-194。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5年11月。〈導論〉。《東亞視域中的越南》。頁1-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5年11月。〈越南與中國模型〉。《東亞視域中的越南》。頁283-338。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6年8月。〈明代嶺南兩種朱子選集研究〉。《湛若水與當代社會》。頁243-267。黃明同主編。廣州:廣州出版社。
  • 鍾彩鈞。2017年12月。〈導論〉。《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頁1-1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17年12月。〈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牟、勞二先生詮釋理論的應用與反思〉。《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頁85-116。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著。1981 年。《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 Chung, Tsai-chun (199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Heaven and of Man in the Philosophy of Chu Hsi. Taipei: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 鍾彩鈞著。2018年12月。《明代程朱理學的演變》。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1992 年 5 月。《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1993 年 5 月。《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戴璉璋,吳光主編;鍾彩鈞,蔣秋華編審。1996-1998 年。《劉宗周全集》。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主編。1998 年 5 月。《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主編,蔣秋華,劉春銀執行編輯。1999 年 12 月。《十年有成: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專輯 1989-1999 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主編;陳彥穎執行編輯。1999 年 12 月。《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 鍾彩鈞主編;蔡慶郎執行編輯。2002 年 6 月。《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市: 漢學研究中心。
  • 何大安,林慶彰,陳鴻森,葉國良,鍾彩鈞編輯。2002 年 11 月。《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 鍾彩鈞,楊晉龍主編。2004 年 12 月。《明清文學與思想中的主體意識與社會──學術思想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朱湘鈺點校。2009 年 10 月。《羅洪先集補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2009 年 12 月。《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情、理、欲──學術思想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周大興主編。2010年12月。《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體用修證篇》。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周大興主編。2011年12月。《猶太與中國傳統的對話》。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陳亮孜執行編輯。2012年12月。《黎貴惇的學術與思想》。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游騰達執行編輯。2013年10月。《東亞視域中的儒學:傳統的詮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
  • 鍾彩鈞主編,王慧燕執行編輯。2015年8月。《儒學的理論與應用──孔德成先生逝世五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王慧燕執行編輯。2015年11月。《東亞視域中的越南》。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越南‧佚名編,鍾彩鈞點校。2017年6月。《周易》。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主編,陳亮孜執行編輯。2017年12月。《中國哲學史書寫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明]湛若水著,鍾彩鈞、游騰達點校。2017年12月。《泉翁大全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明]湛若水著,鍾彩鈞、游騰達點校。2017年12月。《甘泉先生續編大全》。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鍾彩鈞。2004 年 7 月。湛若水《泉翁大全集》電子檔。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 鍾彩鈞。2004 年 7 月。湛若水《甘泉先生續編大全》電子檔。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 鍾彩鈞。1991 年 9 月。〈評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 卷 3 期=總 3 期。頁 160-162。
  • 鍾彩鈞。1995 年 12 月。〈西方朱子學論著兩種述評〉。《朱子學刊》。1995 年 1 輯=總 7 輯。頁 219-251。
  • 鍾彩鈞。2004 年 3 月。〈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述評〉。《孔子研究》。2004 年 2 期=總 82 期。頁 114-120。
  • 鍾彩鈞。2004 年 9 月。〈書評:Cheng-Zhu Confucianism in the Early Qing: Li Guangdi (1642-1718) and Qing Learning〉, by On-cho Ng. Albany: SUNY Press, 2001. Pp. ix+258.。《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 期。頁 366-375。
  • 鍾彩鈞。2006 年 9 月。〈書評:The Yijing and Chinese Politics: Classical Commentary and Literati Activism in the Northern Song Period, 960-1127〉, by Tze-ki Hon. Albany: SUNY Press, 2005. Pp. xi+21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 期。頁 298-303。
  • 鍾彩鈞。2008 年 3 月。〈書評:Hsieh Liang-tso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Humane Learning as a Religious Quest〉, by Thomas W. Selov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xi+183.。《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9 期。頁 298-303。
  • 鍾彩鈞。2012年3月。〈書評:A Northern Alternative: Xue Xuan (1389-1464) and the Hedong School, by Kee Heong Koh.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1. Pp. xiii+353.〉。《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0期。頁231-240。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