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長林

蔡長林

研究員

2008 - 2011 國科會年輕績優具潛力學者補助

研究領域: 中國經學史、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春秋學


Email : tsaitcl at gate.sinica.edu.tw

經學研究向來是小眾事業,不論是在本所,抑或在學術界。誠然,經學研究有其難以操作或吸引人之處,但是體系太過龐雜或內容的枯燥艱深,或許並不是經學研究無法吸引人之處。相對而言,隱藏在學者或社會大眾拋棄傳統,追求現代化過程之間的集體無意識,或許才是經學受挫折,經學研究群體不彰的根本原因。這一點,只要從中國大陸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對經學的態度和研究關注程度的強烈反差,即可了然。至於在臺灣,自主的文化意識逐漸抬頭之際,此一來自中國的經學傳統正逐漸萎縮,不論是學校教學或研究者數量,皆有此現象。

對個人而言,經學不止是一門知識,一個研究對象,或者是使自己立足於學術界的憑藉;而是在經學研究過程中,還浸潤有一種文化傳承的使命感在其間。這種夫子自道,也許會使自己在眾人眼中,成為不可思議的學究冬烘。主觀的講,個人也時常感受到來自周遭的、一種無法被理解或視而不見的冷漠。但是,研究的樂趣卻是實在的。尤其以身在文哲所之故,常有機會領教各領域各學門的高見,與自身所學多有相發明、相印證之處。寒夜孤燈,以心證心,時有微斯人,吾誰與歸的幽情;常懷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情。

  • 2009.8 - 迄今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副教授
  • 2019.4 - 迄今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 2009.3 - 2019.4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02.8 - 2009.7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 2002.8 - 2009.2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02.2 - 2001.7 輔英技術大學專任助理教授
  • 1995.3 - 2001.6 國文天地主編
  • 1996.8 - 2000.6 輔英技術大學專任講師
  • 1995.8 - 1996.7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 1995.8 - 1996.7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兼任講師

  • 蔡長林。1994 年。《崔適的經學思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長林。2000 年。《常州莊氏學術新論》。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蔡長林。1993 年 1 月。〈從對時文的態度試析袁宏道的文學批評理念〉。《道南文學》。12 期。頁 291-319。
  • 蔡長林。1993 年 12 月。〈崔適論穀梁氏亦古文學的探討〉。《書目季刊》。27 卷 3 期。頁 3-17。
  • 蔡長林。1994 年 4 月。〈本意尊聖、乃至疑偽――評介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國文天地》。107 期。頁 80-85。
  • 蔡長林。1994 年 4 月。〈清代經今文學發展的兩條路向〉。《經學研究論叢》。第 1 輯。頁 227-255。
  • 蔡長林。1996 年 5 月。〈從啟蒙思想看梁啟超的小說理論及其侷限〉。《中國文學研究》。 第 10 期。頁 135-150。
  • 蔡長林。1999 年 12 月。〈評介艾爾曼《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國際漢學論叢》。第 1 輯。頁 19-45。
  • 蔡長林。2002 年 9 月。〈論常州學派研究的新方向〉。《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20 期。 頁。
  • 蔡長林。2002 年 9 月。〈劉逢祿春秋學初探――從春秋論談起〉。《中國哲學》。(尚未出刊)。

  • 蔡長林。1993 年 4 月。〈崔適論穀梁氏亦古文學的探討〉。政治大學中文所第二屆所友學術研討會。台北巿:國立政治大學。
  • 蔡長林。1996 年 3 月。〈從啟蒙思想看梁啟超的小說理論及其侷限〉。台大中文所第二屆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台北巿:國立臺灣大學。
  • 蔡長林。2002 年 7 月。〈常州學者莊綬甲〉。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常州學者的經學研究」第一次研討會。台北巿:中央研究院。

  • 蔡長林。1997 年 6 月。〈論姚際恆的學術風格〉。《姚際恆研究論集》﹙中國文哲研究專刊 11 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編。頁 207-235。台北巿: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蔡長林。2002 年。《論崔適與晚清今文學》。328 面。台北巿:聖環圖書公司。

  • 蔡長林。1995 年 6 月。《中國文學研究》第九期。214 面。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 蔡長林。1994 年 4 月。〈本意尊聖、乃至疑偽――評介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國文天地》。107 期。頁 80-85。
  • 蔡長林。1999 年 12 月。〈評介艾爾曼《經學、政治和宗族――中華帝國晚期常州今文學派研究》〉。《國際漢學論叢》。第 1 輯。頁 19-45。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