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瓊云

劉瓊云

副研究員

2019 - 2019 2019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專書寫作)
2017 - 2018 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獎助
2016 - 2019 科技部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劃
2012 - 2015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研究計劃
2007 - 2008 Graduate Society Dissertation Completion Fellowship, Harvard University
2005 - 2006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獎學金」
2005 - Graduate Society Dissertation Research Fellowship, Harvard University

研究領域: 明清文學、神魔小說、敘事與記憶、書籍文化


Email : cyeliu at gate.sinica.edu.tw

一開始,我只是一個喜好閱讀的青少年。我讀東西方小說、現當代與古典中國文學;著迷於作品呈現的不同時代、文化、人物的思維與情感。至今,文學研究於我而言意義最深處,仍在於對人之生存處境的關懷與省思。

生存處境,在某一程度上,或可說是超越文化、國族、地域的普遍問題。然而具體價值的衝突、緊張,乃至回應種種人生困境的方式,其語言、書寫、表述形式,卻又必然有其社會結構、文化脈絡,歷史時空上的特殊性。大學時期因難以取捨而選擇了雙修中文與外文系,現在想來,其實是回應了自己對「比較」的興趣。而透過文化他者的相互折照,閱讀的趣味與新意迭生。

赴美攻讀學位的階段,開始逐漸將研究領域聚焦於明清文本對前代材料的新用與重寫,同一文學主題在不同書寫文類中展現的個別樣態;以此審視明清文人、作家對其所繼承的文學傳統或沿襲、或批判、或反思,種種糾纏的關係;分析這些文學重構行為所展現其時代文化的獨特面向,及其在文學史上的意義。其中,我對明清文學中常見,書寫題材從歷史而傳奇而神魔化的演變,以及這類演變背後,紀實、虛構、寄喻、娛興等寫作機制的複雜作用,興趣尤深。

博士論文以「身體與經文:世本《西遊記》的宗教旅行的諧謔與意義」為題,處理小說中宗教言語與諧謔敘事聲音的關係。其中探討的問題包括:世本之前的西遊故事以及佛典如《華嚴經.入法界品》如何呈現求法行終點的神聖圓滿境界?世本《西遊記》對此一敘述傳統的繼承與變化為何?其變化又透露了那些晚明思想、文化上的變動?此一研究的出發點較不在闡發小說的寓意,而在指出小說中可能暗示的,晚明文化中既追求超脫生死又沈醉於發現身體動能的兩難,對身體所承載的天地生氣既著迷又戒慎的矛盾,人與神佛、與經典關係可能的改變,以及作者遊戲書寫所展現的虛構文字的力量等問題。

未來,我計畫繼續開展博士論文中成形的議題,包括:一、明清對前代文學、歷史的重寫活動中,所透露在思想觀念、社會文化、文藝思潮種種方面的變化;行有餘力並希望能夠探索明清之際與元明之際文學間可能的參照點與關連性。二、 視文本適切性結合哲學、宗教、文化研究的成果乃至跨文化視野,開掘明清敘事文本中神魔書寫的多樣性及豐富意涵,檢視神怪書寫對當時社會現實、宗教活動、各家思想的吸收化用,分析文人作者如何透過轉化既有的言說模式,尋求更新表述方式,以回應時代環境變動對個人價值判準和認識體系的衝擊。

  • 2016.11 - 迄今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 2009.8 - 2016.11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助研究員
  • 2009.2 - 7 月 國科會人文學中心博士後研究
  • 2006.7 - 2008.6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訪問學員
  • 2005.2 - 5 月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助教
  • 2003.9 - 2004.5 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助教
  • 1999.9 - 2001.5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助教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08, “Scriptures and Bodies: Jest and Meaning in the Religious Journeys in Xiyou ji”, 454 pages,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 劉瓊云,accepted,〈形式與意義:內閣文庫藏《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中的神魔情態與身心意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THCI)
  • 劉瓊云,2020,〈紙上開國——書籍媒介、知識製作與《皇明英烈傳》中的國朝意識〉,《依大中文與教育學刊》,創刊號, 44-74。
  • 劉瓊云,2022,〈異類如何成為親人——從《聊齋誌異・夜叉國》出發的思考〉(How Do Alien Kinds Become Family? Reading “The Yaksha Kingdom” in Liaozhai’s Records of the Strange),《中國文哲研究集刊》,61, 1-46。(THCI)
  • 劉瓊云,2020,〈女夷救忠臣——《血影石》中的性別、疆界與華夷辯證〉,《嶺南學報》,復刊第13輯, 183-214。(THCI)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20, “Knowledge, Emotion and Imagination: Negotiating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Eunuch Sanbao’s Voyage to the Western Ocean”,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7(1), 115-148. (A&HCI)
  • 劉瓊云,2019,〈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Loyalty in Print: Knowledge Editing, Discursive Networks, and Story Compendia in Early Modern China),《新史學》,第30卷第3期,頁1-73。(THCI)
  • 劉瓊云,2018,〈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三寶太監西洋記》中的世界、敘事與想像〉(When Fantastic Narrative Encounters Empirical Knowledge: Imagining the World in The Record of Eunuch San-Bao's Voyage to the Western Ocean),《台大中文學報》,62期,頁49-104。(THCI)
  • 劉瓊云,2016,〈清初《千忠錄》裡的身體、聲情與忠臣記憶〉,《戲劇研究》, 第17, 頁1-40。(THCI)
  • 劉瓊云,2015,〈宦官、俠妓和女夷───《血影石》中的邊緣人物與異域想像〉,《政大中文學報》,第24期, 頁89-128。(THCI)
  • 劉瓊云,2014,〈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2), 73-120。(THCI)
  • 劉瓊云,2014,〈妖魔、動物、精怪:《醒世姻緣傳》中的記惡書寫〉,《清華中文學報》,第11期, 頁103-157。(THCI)
  • 劉瓊云,2012,〈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新史學》,23(4), 61-117。(THCI)
  • 劉瓊云,2011,〈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8期, 頁43-94。(THCI)
  • 劉瓊云,2010,〈聖教與戲言:論世本《西遊記》中意義的遊戲〉,《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6期,頁1-43。(THCI)
  • 劉瓊云,2009,〈搬演神聖:以玄奘取經行故事為中心〉,《戲劇研究》,第4期,頁119-154。(THCI)

  • Liu, Chiung-yun Evelyn,2025,〈Imagining the Kingdoms Beyond the Sea: Cross-Cultural Encounters in 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 and Their Late Qing Illustrations〉,發表於New Media and Representations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in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 Production,Taipei, Taiwan:Institu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2025-08-17 ~ 2025-08-18。
  • 劉瓊云,2025,〈餘燼的溫度:《潔庵選義林遜國全書》的另類體式與易代創傷〉,發表於「字裏行間:早期現代與現代中國之文學及書籍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25-06-26 ~ 2025-06-27。
  • 劉瓊云,2025,〈大鵬與如來有親?——從關係性思考百回本《西遊記》獅駝嶺敘事〉,發表於「東亞古典與當代文化中的動物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2025-05-15 ~ 2025-05-16。
  • 劉瓊云,2024,〈形式與意義:內閣文庫本藏《西遊記》李評本中的神魔情態與身心意趣〉,共39頁,發表於「明清文學在東亞」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央研究院「東亞文化交流視域中的城市書寫」主題計畫,2024-08-29 ~ 2024-08-30。
  • 劉瓊云,2024,〈妖魔情態與心體運動:以內閣文庫藏《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為中心的考察〉,共32頁,發表於第四屆「近世意象與文化轉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中正大學: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國立中正大學東亞漢籍與儒學研究中心,2024-04-25 ~ 2024-04-26。
  • LIU, CHIUNG-YUN, 2024, “The Looks of the Human Monkey: Making “Sense” of an Interspecies Being”, 12 pages, paper presented at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nual Conference, Sheraton Grand Seattle, Washington, USA: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2024-03-14 ~ 2024-03-17.
  • 劉瓊云,2023,〈邊緣生命與詮釋競爭:書籍作為形塑歷史想像的動力〉,發表於「書頁邊緣:中國書籍史與文本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3-11-30 ~ 2023-12-01。
  • 劉瓊云,2023,〈朝堂到市井:異議份子、忠臣與術士之間的辯證〉,發表於市井明清──第七屆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23-04-27 ~ 2023-04-28。
  • 劉瓊云,2022,〈副文本如何影響閱讀?從內閣文庫本《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出發的思索〉,發表於「書頁邊緣:從聲音、形象到文本世界」工作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2-11-24。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22, “How Do Alien Kinds Become Family? Reading “The Yaksha Kingdom” in Liaozhai’s Records of the Strang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trange, the Marvelous, and the Exotic in Early Modern China and Europe, Sec.2, online: America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2022-06-15 ~ 2022-06-18.
  • 劉瓊云,2021,〈閱讀聲音:《型世言》的文本構設作為社會話語空間〉,發表於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21-12-15 ~ 2021-12-17。
  • 劉瓊云,2021,〈謬誤的意義——從《承運傳》看下層通俗歷史小說的改編策略〉,發表於「明清文學的常異與裂變」第六屆中國古典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21-10-21 ~ 2021-10-22。
  • 劉瓊云,2021,〈史書、類書與小說——議論空間與實用知識場域的形成〉,發表於「書籍的一百種面貌──文學與媒介:從寫本到數位」研習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21-08-25 ~ 2021-08-27。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21, “Xingshi yan 型世言 (Stories to Rectify the World) as Textual Space for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Social Dialogue”, paper presented at Dynamics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Linguistic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Textual Cultur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line: University of Verona, Italy and É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Études, Paris, 2021-06-10 ~ 2021-06-11.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21, “Monkey King, Red Boy, and the Little Children’s Kingdom: Remaking the ‘Baby’ Narrative in the Hundred-Chapter Journey to the West”, paper presented at One Journey, Many Paths: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Journey to the West, online: 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 2021-04-20.
  • 劉瓊云,2021,〈紙上開國: 書籍媒介、知識製作與《皇明英烈傳》中的國朝意識〉,發表於「信息溝通與國家秩序」第十次工作坊:知識建構與流動,視訊:北京大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2021-03-27。
  • 劉瓊云,2020,〈從《聊齋誌異・夜叉國》談起:一個宗教與文學轉化的探索〉,共28頁,發表於佛教文獻與文學研討會,國立臺灣政治大學:國立臺灣政治大學、佛光大學人文學院、中研院中國文哲所聯合主辦,2020-11-28 ~ 2020-11-29。
  • 劉瓊云,2020,〈誰、為何、如何記憶? 一個前現代個案的書寫分類與倫理內涵〉,共9頁,發表於華人類思維研究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2020-11-23。
  • 劉瓊云,2019,〈絕望與希望:遺民劉九嶷《潔庵選義林遜國全書》中的「靖難」與明清易代〉,發表於「文的脈動:傳衍,越界,轉譯」國際學術研討會,花蓮:臺灣中文學會,2019-10-19 ~ 2019-10-20。
  • 劉瓊云,2019,〈魔女、遺民創傷到知識構成:「靖難記憶」多聲部〉,發表於「歷史記憶與概念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2019-10-04 ~ 2019-10-05。
  • 劉瓊云,2019,〈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發表於「新文化史視野下的明清、民國文學研究——反思與前行」國際學術論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華南師範大學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所,2019-05-27 ~ 2019-05-28。
  • 劉瓊云,2017,〈重省戰爭:遺民劉九嶷《潔庵選義林》中的「靖難」與明清易代〉,發表於「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11-30 ~ 2017-08-01。
  • 劉瓊云,2016,〈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從《三寶太監西洋記》看晚明的世界認識與想像〉,發表於「文化交流與觀照想像:中國文哲研究的多元視角」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12-08 ~ 2016-12-09。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16, “The Power of Falsification: The Fabulous Afterlives of an Obscure Historical Figure”, paper presented at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21st Biennial Conference, St. Petersburg: 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2016-08-23 ~ 2016-08-28.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16, “The Trouble with Loyalty: Eunuchs, Prostitutes and Barbarians in The Rock with Shadows of Blood”, paper presented at AAS-in-Asia: Horizons in Hope, Kyoto: Doshisha University: Association of Asian Studies, 2016-06-24 ~ 2016-06-27.
  • 劉瓊云,2016,〈啟蒙之忠──以元明《日記故事》為中心的考察〉,發表於士人與近世社會文化變遷 (1100-1500)」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16-08-01 ~ 2016-08-02。
  • 劉瓊云,2015,〈教化與暴力──元明通俗類書作為圖像化的戰爭修辭〉,發表於「元明之際的戰爭與修辭」工作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12-09。
  • 劉瓊云,2015,〈節婦、魔女、番婆子──明清女性身體的政治想像〉,發表於「性別與宗教」工作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12-14。
  • Liu, Chiung-yun , 2015, “The Craft of Remembering──Preforming Loyalty in The Slaughter of Thousand Loyal Ones”, paper presented at To Remember, Re-member, and Disremember: Instrument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exts, Phoenix: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2015-04-10 ~ 2015-04-11.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15, “Embodying War Memory──Suffering, Torture and Death in The Slaughter of Thousand Loyal Ones”, paper presented at AAS-in-Asia Conference “Asia in Motion: Ideas, Institutions, Identities”, Taipei: Academia Sinica, 2015-06-22 ~ 2015-06-24.
  • Liu, Chiung-yun, 2015, “Editing Stories as Translation──Mediating Loyalty through Late Ming Popular Miscellanies (tongsu leishu)”, paper presented at The Translation of Key Terms i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hina,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2015-01-02.
  • 劉瓊云,2015,〈從異議者、術士到忠臣──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靖難」與程濟〉,發表於「世界の中の中国明末清初」學術研討會,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05-30 ~ 2015-05-31。
  • 劉瓊云,2014,〈忠臣記憶作為感官經驗──《千忠錄》裏的身體、姿態與聲情〉,發表於「東亞的感性與公共性(II)──日常的結構化和歷史性動力下的新情感」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韓國延世大學,2014-04-21。
  • 劉瓊云,2014,〈戰爭過後——清初蘇州劇作中的感官經驗與忠臣記憶〉,共24頁,發表於「戰爭隱喻:衝突、生命、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10-30 ~ 2014-10-31。
  • 劉瓊云,2013,〈惡與難──《醒世姻緣傳》中的禽獸、精怪與《西遊記》〉,發表於「試煉與苦難:中國宗教與文學的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2013-01-03 ~ 2013-01-04。
  • 劉瓊云,2013,〈《忠經》小傳:一卷書的生命簡史〉,共18頁,發表於「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台北:漢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3-12-12 ~ 2013-12-13。
  • Liu, Chiung-yun , 2013, “How Is a Loyalist’s Suicide Turned into Comedy?── Prostitutes, Barbarians and Eunuchs in The Rock with Shadows of Blood”, paper presented at Peripheral Vision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Drama, Cambridge, MA, USA: Harvard University, 2013-11-08 ~ 2013-11-09.
  • 劉瓊云,2012,〈演「忠」──《千忠錄》與《血影石》中的「靖難」敘事與忠臣樣態〉,發表於「全球華語文化:粉墨中華」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華文與比較文學協會(ACCL),2012-12-17 ~ 2012-12-19。
  • 劉瓊云,2011,〈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共33頁,發表於「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文哲所:中研院文哲所,2011-12-08 ~ 2011-12-09。
  • 劉瓊云,2010,〈正義的想像──《女仙外史》中的人世、仙界與魔域〉,發表於「明清文學研究新動向」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成功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2010-12-08 ~ 2010-12-10。
  • 劉瓊云,2010,〈潑婦與潑猴──《醒世姻緣傳》對《西遊記》語言意象的再造與轉用〉,發表於「醒世姻緣傳的多音演義」學術座談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09-07。
  • 劉瓊云,2010,〈正義的想像:《女仙外史》中的人世、仙界與魔域〉,共28頁,發表於中外宗教與文學裡的他界書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12-13 ~ 2010-12-14。
  • 劉瓊云,2010,〈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共28頁,發表於造化與造物:現實與想望的交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11-26。
  • 劉瓊云,2010,〈補遺與興幻:《女仙外史》中的歷史書寫與仙界想像〉,發表於中研院文哲所學術研討會,中研院文哲所:中研院文哲所,2010-03-01。
  • 劉瓊云,2009,〈不全之教──百回本《西遊記》結尾的問題與晚明文化〉,發表於「人文理念的傳承與創新」2009青年學者論壇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09-05-21 ~ 2009-05-22。
  • 劉瓊云,2009,〈複調的旅行:世本《西遊記》中的聖教與戲言〉,發表於「行旅、離亂、貶謫與明清文學」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12-03 ~ 2009-12-04。
  • 劉瓊云,2008,〈意義的秩序──幾種玄奘取經行結尾的方式〉,發表於「明清文學文化中的秩序與失序」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08-28 ~ 2008-08-29。

  • Wendy Doniger O’Flaherty 著,劉瓊云、謝薇娜譯,2013,〈惡之必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3(1), 101-116。
  • 魏愛蓮 Ellen Widmer 著,劉瓊云譯,2008,〈女性讀者眼中的《鏡花緣》〉,《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

  • 劉瓊云,2025,〈AI機器人只是工具嗎?——從情感與誌異學出發的思考〉,李建良、黃冠閔、陳熙遠編,《迎向AI時代的人工智慧》,頁352,台北:中央研究院。
  • 劉瓊云,2022,〈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三寶太監西洋記》中的世界、敘事與想像〉,胡曉真、廖肇亨編,《遺忘與凝望:另一種文學書寫的再詮釋》,頁449,臺北:中研院文哲所。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20, “Embodied Virtue: How Was Loyalty (zhong 忠) Edited and Performe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itor(s): Wai-yee Li and Yuri Pines, Keywords in Chinese Thought and Literature, pp. 219-267,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劉瓊云,2015,〈天道、治術、商品──《忠經》之出版與明代忠文化〉,李奭學、胡曉真編,《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頁15,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 劉瓊云,2015,〈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李奭學、胡曉真編,《中外宗教與文學裏的他界書寫》,頁54,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 劉瓊云,2015,〈記憶的技藝──從《千忠戮》裡的血與雪談起〉,高嘉謙、鄭毓瑜編,《從摩羅到諾貝爾──文學.經典.現代意識》,頁209-223,臺北:麥田出版。

  • 劉瓊云, 2016, “書評: Oedipal God: The Chinese Nezhe and His Indian Origins by Meir Shahar”, 漢學研究, 34(4),.
  • Liu, Chiung-yun Evelyn, 2014, “Review of Richard G. Wang, Ming Erotic Novellas──Genre, Consumption and Religiosity in Cultural Practice”,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36, 228-234.
Facebook Facebook
Youtube Youtube
Instagram Instagram
twitter Twitter
weibo We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