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內重點計畫

來去烏/異托邦:華語文學文化中的跨文化時空建/解構   2024 - 2026

Coming from and to Utopia/Heterotopia: (De)Construction of Transcultural Time-Space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主持人:楊小濱、李育霖、張季琳、陳相因 

近現代文學研究室近年來的研究在跨文化視野的主導下,注重文學/文化研究中的理論觀照,從文學或影像文本的語言、形式等面向出發深入探討現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領域所體現的社會歷史意涵,已取得了相當的成果。本計畫將接續多年研究的方向,更著眼於社會烏托邦觀念下所體現的時空想像,將文本形式分析與社會政治闡述結合在一起,從不同側面也切近對相關於當今現實問題的探討。

在跨文化的研究指向上,現代性作為現當代文學/文化的核心概念,始終包含著對於烏托邦理念的那種關懷,而現代性中後現代性的潛流湧動,也正是異托邦狀態得以顯露的契機。本計畫將以烏托邦/異托邦的概念作為思考的理論框架,探究(後)現代性背景上現當代華語文學文化中的歷史文化空間想像與配置。透過對烏托邦、惡托邦(反烏托邦)、異托邦的觀照,可以深入現當代華語文學在各類跨文化脈絡的交匯點上所呈現的複雜面貌,細察其中的歷史話語軌跡。

本計畫預計每年舉行一到二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及博士論文工作坊,並在會議的基礎上編輯相關論文集。多年來,我們累積了與國內外學者共同合作的豐富經驗,與一些單位及學者形成長期合作模式,以便繼續深化我們的合作研究。 

關鍵詞:跨文化研究、烏托邦、惡托邦、異托邦 

語言的歧異與辯證:跨文化視野下的國體、身體與主體   2021 - 2023 

Divergences and Dialectics of Language: Nation, Body and Subjectivity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from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

主持人:楊小濱、李育霖、張季琳、陳相因   

近現代文學研究室近年來的研究在跨文化視野的主導下,注重文學/文化研究中的理論觀照,並聚焦於現當代華語文學與文化領域所體現的多元化及弔詭形態,已取得了相當的成果。本計畫即是接續多年研究的理論方向,更加著眼於語言在跨文化界域中的關鍵地位,有意識地將語言文本分析與理論批評闡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以獲取對諸多問題的深入認知。

在跨文化的研究指向上,語言問題往往佔據了關鍵的位置,因為語言在跨文化流動、流變的前沿,是最明顯的表徵,也是現當代文學文化研究可藉以觀察的核心要素。本計畫試圖從翻譯、雙語、多語、語言混雜、語言突變等方面,來考察跨文化因素如何作用於現當代文學文化的進程,以及跨文化的視野(包括馬克思主義、精神分析、後結構主義等)如何可能與東方文化相連接,揭示現當代文學文化的內在機制。

本研究計畫的目標在於深入考察華語文學文化在跨文化的語境下,如何透過其語言的拓展、變異、播撒來體現出歧異與辯證的面貌,從而與一體化的僵化話語體系保持批判性間距。在這樣的向度上,本計畫將著重對華語文學文化中蘊含的有關國體、身體與主體等觀念進行耙梳,也是意在清理二十世紀以來華語文學文化領域諸多關鍵詞的符號空間,挖掘文本潛在的多重可能,特別是處於跨文化節點上所體現的內在與外在異質性。也就是說,通過考察現當代文學文化的語言層面,揭示其中的國體、身體與主體等重要符碼在跨文化軌跡上的流變(becoming)、運作、建構或解構形態,將是本計畫的核心關注。

本計畫預定每年舉行一次學術研討會或博士論文工作坊,並在會議的基礎上編輯相關論文集。多年來,我們累積了與國內外學者共同合作的豐富經驗,與一些單位及學者形成長期合作模式,將繼續深化我們的共同研究。


關鍵詞:跨文化研究、國族、身體、主體性、異質性、辯證法 

 「跨文化的弔詭」與華語文學文化:對二元化及標籤化思考的批判   2018 - 2020

The Paradox of Transculturality and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 Critique of Binarism and Labeling

主持人:彭小妍、楊小濱、陳相因    

     多年來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傾力推展跨文化研究,已有不少具體成果。隨著論文集的編撰出版,跨文化研究的概念也逐漸散佈於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學界。本計劃延續過去的成果,將進一步切入跨文化的特性,探討跨文化的弔詭 (paradox)。將paradox翻譯成弔詭,是牟宗三在解讀莊子〈齊物論〉時的主張。牟認為黑格爾用辯證邏輯,遵從邏輯規律分解地講,是直線的,叫做「思考」;東方哲學則是「曲線的智慧」,乃通過辯證的「詭辭」來表達。牟所說的弔詭,乃「個人實踐達致的境界」,這與福柯所說的「自由實踐」,是否相通? 這是我們想進一步探討的。

     跨文化的弔詭可就跨越歷史的縱向跨文化流動、及跨越地理的橫向跨文化流動而言,這是本計劃將深入分析的面向。現代性與傳統的弔詭辯證如何體現在歷史的斷裂與延續中?跨越國界與洲際的橫向跨文化探討,如何翻轉我們對現代中國的認識?其次,從打破二元劃分的迷思,本計劃進一步挑戰標籤式的思考模式。二元化論述強調霸權與弱勢、中央與邊緣、主要與次要的二元劃分,漠視邊緣弱勢突破限制的生命力和主體性,置弱勢的能動性於不顧。中國數百年來的大落大起,可知霸權與弱勢的二分法經不起歷史的考驗。二元式及標籤式的思考,限制了我們對研究對象的理解。要打破這類思考模式,也就是牟宗三所說的「化掉成心」,必須透過細密的文獻分疏,重新認識我們的研究對象。從跨文化的弔詭的角度探討,現代中國思想史、文學史約定俗成的看法將有改觀的可能。

     本計畫預定每年舉行一次學術研討會或博士論文工作坊,並編輯跨文化理論英文論文集。多年來我們已經累積許多與國內外學者共同合作的經驗,逐漸與特定單位及學者形成長期合作模式,未來仍將繼續深化我們的共同研究。

關鍵詞: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的弔詭、個人實踐、自由實踐、二元化、標籤化

 翻譯與跨文化協商:華語文學文化的現代性、認同、性別與創傷   2015 - 2017

 Translation and Transcultural Mediations: Modernity, Identity, Gender and Trauma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主持人:彭小妍、楊小濱、陳相因      

本計畫擬結合翻譯研究與跨文化研究 (transcultural studies),探討華文文學文化的現代性、認同、性別與創傷議題。跨文化研究是近十餘年來國際學界新興的研究領域,翻譯研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跨文化研究的興起,一方面既是對多元文化概念的檢討,也是回應及挑戰傳統比較研究及後殖民研究。有別於多元文化概念,跨文化研究的重點不在討論差異、認同與溝通,而是關注各文化的混雜本質、各文化間的相互連結,體認他者文化的不斷滲透,如何成為自我不可分割的部分,進而促成自我的轉化與創新。有別於後殖民研究,跨文化研究關心的並非強勢文化的霸權與弱勢文化的抗拒,而是在權力不均等關係中,弱勢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趨勢中找到立足點,創新傳統、面向未來。

本計畫透過翻譯及跨文化研究的視角,重新檢驗華文文學文化中的現代性、認同、性別、創傷等歷久彌新的全球性議題。我們提出「跨文化現代性」 (transcultural modernity) 及「流動的主體性 」(subjectivity in flux) 概念,展現跨文化研究不僅跨越學科、語言的限制,更突破一切二元對立的束縛,超越僵化固定的主體概念。在性別研究上,我們著重早期女性主義與國際激進思想的連結,例如無政府主義、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晚近女性主義與全球化議題的連結,如跨國移民、全球性勞工階級、全球性資本父權的結構等,及全球性酷兒 (global queering) 的概念。國際學界創傷研究正方興未艾,牽涉到歷史、跨國關係、心理學、社會學等範疇,此議題本身性質就是跨領域、跨文化的。 現代性、認同、性別與創傷等議題,彼此密切相關,如現代性秩序與過程中的性別認同問題及創傷內核的連結,現代性符號秩序下抒情主體身份的認同問題,以及非同一化主體所面臨的性別認同及創傷內核。透過跨文化研究的角度,可將此類議題推向更複雜微妙的討論層次。

關鍵詞:跨文化研究、翻譯研究、跨文化現代性、流動的主體性、全球性酷兒

主體性的流變:跨文化情境中的華文文學文化   2012 - 2014

Subjectivity in Flux: Sinophon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in the Transcultural Context

主持人:彭小妍、楊小濱、陳相因   

     文學主體性的問題,是近幾十年以來文學和文化研究(及其理論探討)中或隱或顯的關鍵議題。本計畫將從理論化的角度探討現當代華文文學、文化(包括電影、視覺藝術、通俗文化等)中所呈現的與主體性有關的面向,包括作者與主體性、及敘事者(或抒情者)與主體性、作品人物(角色)與主體性、語言與主體性、主體性與記憶、現代主體性與後現代主體性、後殖民主體性、主體與自我、主體與他者、主體的歷史性、主體化與流動的主體性、政治語境與跨文化情境下的主體建構與解構、意識型態與主體性、主體性與修辭等等。本計畫著重探討的將是現當代華文文學文化中主體表達與主體性概念的流變,以及在此基礎上主體性理論的發展。研究的重點還包括,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華文文學文化的主流和另類對於主體性的表達具有如何不同的側重;或者,我們如何從今天的視角來觀察二十世紀以來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學和文化作品蘊含了怎樣各異的主體性表達。本計畫也將探討現當代華文文學和文化中眾多文化符碼的不同表達,以及如何以其形態各異的修辭來構建個人、歷史、社會或國族主體。在具體的作家和作品批評方面,本計畫也將涉及主體性問題在語言表達、精神建構等方面的呈現。

      在理論的層面上,本計畫將涉及拉岡對於後笛卡爾(異心、短缺、錯位)主體的論述,阿多諾對於後黑格爾(非同一性)主體的論述,阿圖色對於意識型態主題建構的論述,巴赫金、德希達、德勒茲對於解構主體的論述,傅柯對於知識主體和超驗主體的論述,以及其他相關論述。比如,從拉岡理論的角度,我們可以在華文文學文本或文化領域討論分裂主體的問題,包括能指主體與所指主體的錯迕,作為空缺的欲望主體的形成,等等。

     本計畫由文哲所同仁結合國內外中文、外文、哲學、思想史、文化研究、美術、傳媒等學門的學者,從不同領域探討此研究主題。三年計畫之進行,包括每三個月舉辦一次專題演講或座談會,每半年召開一次主題研討會。期能由上述活動,促進兩岸三地和國際學界對當代華文文學文化中主體性問題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主體、自我、他者、歷史性、主體化、流動的主體性

集體意識與現代性:歐亞研究語境中的華文文學文化批判   2009 - 2011 

主持人:彭小妍、楊小濱、張季琳、陳相因      

        本計畫將華文文學文化置於歐亞研究語境中,探討文學文化中集體意識與現代性的發展脈絡,其起源、成長、散播、式微、轉化等。現代歷史對華文文學中不同樣態的呈現往往折射出集體意識和歷史記憶對寫作主體產生的作用。我們將致力於探討的問題包括:具有歷史性的集體意識如何形成?集體意識/集體記憶與個人意識/個人記憶的關係如何?歷史事件與歷史話語如何在集體記憶和個人記憶中作用?而集體記憶與個人記憶又是以何種方式呈現在文學敘事與抒情的過程中?集體意識的變革如何促成現代性的轉化?集體記憶與意識形態息息相關,而意識形態批評是現代文學研究中相當重要的方面。現代華文文學文化的成長背景,與各種集體意識的影響與操控密切相關。如何運用當代理論(如批判理論、精神分析、解構主義、女性主義、後殖民主義、後現代主義等)來解釋與揭示文學文化作品中的集體意識與意識形態的面貌,進行批判性的分析與探討,是當今現代文學研究的一個重點。本計畫將透過對種種文化符碼與文化敘事的修辭學、美學與心理分析,探討文學文化現代性的集體意識深層結構,包括威權時代與商業時代的文學文化、文學文化中的情色與身體、文學文化話語與政治話語的關係、文化修辭與敘事中的欲望與烏托邦,等等。本計畫意圖強調文學文化研究的批判性,以便更深入地揭示異端性與同質性的辯證法,文化生產與消費過程中的抵抗與認同,文化修辭與集體意識的多重關係,以及民間話語與權力話語之間的衝突與同構。本計畫試圖通過觀察主導論述力量與叛離抵抗力量的來龍去脈,探究文化內部的集體意識及政治性,包括其內在的區分、監視、管理、馴服的力量,或是挑釁、叛離的力量。同時,本計畫的目的也包括對當代大陸和台灣的文學文化作較為深入的比較研究,探索兩岸文化發展脈絡的異同,以集體意識和歷史的角度探討這些異同點的內在機制。

關鍵詞:現代主義、社會主義、殖民主義、通俗文化、優生學、性別論述、大衆文化,娛樂文化,文化符碼,現代性,後現代,後殖民,主導話語,意識形態,政治批評

兩岸三地當代大眾文化批評   2008  

主持人:楊小濱、張季琳   

        本計畫的研究對象爲兩岸三地的當代大衆文化,包括電影、電視劇、電視娛樂節目、流行音樂、通俗文學、大衆雜誌、新聞傳媒、政治宣傳、商業廣告、休閒娛樂、網路電玩、體育競技、美容服飾、飲食家居、都市空間等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問題。這些遍佈當代生活各層面的衆多文化符碼的不同表達,也是以形態各異的修辭對歷史、社會與國族主體的構建。因此,此計畫將通過對種種文化符碼與文化敍事的修辭學、美學與心理分析,探討社會文化的歷史心理深層結構,包括威權時代與商業時代的大衆文化、大衆文化中的情色與身體、大衆文化與(後)現代性/後殖民性、娛樂文化與政治話語的關係、兩岸都市空間文化,大衆文化修辭與敍事中的欲望與烏托邦,等等。本計畫之所以要稱爲「文化批評」而非「文化研究」,是意圖強調文化研究的批判性,以便更深入地揭示當代大衆文化中異端性與同質性的辯證法,文化生産與消費過程中的抵抗與認同,大衆文化修辭與主流意識形態的多重關係,以及民間話語與權力話語之間的衝突與同構。本計畫試圖通過觀察主導論述力量與叛離抵抗力量的來龍去脈,探究大衆文化內在的政治性,包括其內在的區分、監視、管理、馴服的力量,或是挑釁、叛離的力量。本計畫的目的也包括對當代大陸大衆文化和當代台灣大衆文化作較爲深入的比較研究,探索兩岸文化發展脈絡的異同,以歷史的角度探討這些異同點的內在機制。

 

關鍵詞:大衆文化,娛樂文化,文化修辭,文化符碼,現代性,後現代,後殖民,欲望,幻象,權力,主導話語,意識形態,精神分析,政治批評,批判理論

記憶、歷史與敘事:現當代兩岸四地文學及影像文化研究   2006 - 2008 

主持人:彭小妍、李奭學

歷史重建是現當代兩岸及香港、馬華文學與影像文化的重要主題之一,而近十餘年來有關傷痛或浩劫的記憶與歷史研究更蔚為顯學。在歷史重建中,記憶扮演關鍵性的角色。記憶進行於當下,為了對抗遺忘而重新檢討、修改、重塑過去的歷史,繼而型塑未來。而文化記憶的敘事,介入並篡改過去被視為禁忌或真相難明的歷史事件,對當下甚至未來往往具有重大影響力。所謂文化記憶,有別於個人未經思索的自發性或慣性記憶,是透過文字或影像的敘事整理、重塑後,相互激盪、強化所形成的集體記憶。而這種集體記憶的建構和再現,面對近百年來殖民主義、國際企業、全球化、後殖民論述、女性主義、通俗文化等的潮流衝擊,如何因應轉化?我們將以此為出發點,研究現當代台灣、香港、馬華與中國文學及影像文化(包括電影、電視、博物館或紀念館等),目的是比較華人社群的文學和影像敘事中,對記憶和歷史重建的處理和表現,探討現當代華人社群如何建構民族創傷的記憶、操弄認同政治,進而想像國族歷史。


關鍵詞:兩岸四地文學、歷史重建、影像文化、文化記憶、集體記憶、民族創傷、認同政治、國族歷史

文人自我形象的建立與轉化:六朝唐宋及晚明以降   2004 - 2005

主持人:彭小妍、王璦玲

        本計畫以文人自我形象的建立及轉化為中心議題,以六朝唐宋及晚明以降兩時段為探討範圍。「文人」一詞的含意,從古以來歷經演變,各朝代「文人」的用法,狹義言之,或指創作者,或指學者;廣義言之,則泛指創作者與學者。本計畫之「文人」,取其廣義而言,泛指「有人文著述流傳的知識分子」,包括文學創作者與人文學者,以其文學創作或學術著述活動為判準,與「士人」、「士大夫」等牽涉階級意識者有別。六朝唐宋和晚明到現當代兩個階段,無論文化、審美、思想層面均呈現大規模轉型,文人如何安身立命,其自我形象如何建立、如何因應世變而轉化?本計畫擬透過此二時期之特定文人或文人社團為研究起點,由點而面,做深入研究。擬剖析文人宣示美學立場或學術理念之著作,探討文人如何建立自我形象,如何以自我期許、修養工夫和生活方式作為自我的表述和展演。探討文人的自我表述和展演,如何透過文人社團的相濡以沫而蔚為風氣;個別文人與文人社團之間的互動,是研究重點之一。文人社團的興起,往往反映或帶動理念的變革和品味的轉化;個別文人或文人社團在時代中如何定位,其與時代的辯證關係,也是研究重點。參與研究者將依各自專長分別專注於六朝唐宋或晚明以降的文人或文人社團。比較此兩時期的發展,將可對文人自我形象的建立及轉化歷程有深入的認識和剖析。


關鍵詞:文人、自我形象、文人社團

文藝理論與文化:四~六年代   1993 - 1995 

執行時間:1993年7月1日~1995年6月30日

主持人:彭小妍、李奭學

臺灣現代文學主題研究計畫   1992 - 1993   

 1992年1月1日~1993年12月31日

 主持人:李豐楙、彭小妍